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1 . 某小组同学为探究FeSO4的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新配制0.1 mol·L−1 FeSO4溶液450 mL:
(1)配制0.1 mol·L−1 FeSO4溶液450 mL,需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绿矾(FeSO4·7H2O)
_______ g,其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正确的步骤顺序为_______(填序号)。

Ⅱ.取2 mL新配制的FeSO4溶液,按下图进行实验并观察到如下现象:

(2)ⅱ中溶液呈浅红色,说明FeSO4溶液中存在_______(填离子符号)。
(3)ⅲ中溶液红色变深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Ⅲ.探究ⅲ中“红色褪去”的原因:
查阅资料:SCN具有还原性,能被氯气氧化为(SCN)2
根据查阅资料,甲、乙两位同学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
+3价铁又被还原成+2价铁


(4)乙同学的猜想是_______。为验证甲、乙两位同学的猜想,设计如下实验:将褪色后的溶液分为两等份,一份滴加KSCN溶液,呈血红色;另一份加入氯化铁溶液,无明显现象,则_______同学猜想是正确的。
Ⅳ.丙和丁同学探究无水FeSO4在450 ℃、不同氛围中的分解产物:
丙同学在450 ℃、空气氛围中加热15.2 g FeSO4,直至固体质量不变,得到纯净的红棕色固体m g,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无明显变化,通入氯化钡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丁同学在450 ℃、氮气氛围中加热15.2 g FeSO4,直至固体质量不变,得到纯净的红棕色固体也是m g,产生的气体依次通入氯化钡溶液和品红溶液,氯化钡溶液中有白色沉淀,品红溶液褪色。
(5)则m =_______ g,FeSO4固体在空气氛围中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高效、无毒的广谱消毒剂,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易溶于水,浓度过大时易发生分解爆炸。近来有学者发现使用复合法发生器进行消毒的水中含有中等毒性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是由于制备过程中未完全反应的原料液进入水体引起的。实验室模拟复合法二氧化氯发生器反应工艺,探索反应温度对氯酸盐残留量的影响。实验原理:溶液(质量分数33.3%)与盐酸溶液(HCl质量分数)经计量泵按1∶1比例进入反应残液一同混合形成二氧化氯复合消毒液模拟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ⅰ.将溶液与盐酸溶液按1∶1比例加入烧瓶1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后通入高纯
ⅱ.反应90分钟,将5个口瓶内的液体和烧瓶内的反应残液一同倒入一个棕色广口瓶内,形成浓度均匀的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液;
ⅲ.分别在反应温度20℃、30℃、40℃、50℃、60℃、70℃、80℃、90℃重复上述过程;
ⅳ.测试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液中各组分浓度,收集整理数据。
(1)用来滴加反应液的仪器名称:______;为确保实验准确性,控制反应温度,发生装置选择的加热方式:______
(2)烧瓶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若已知所用盐酸的密度是,则盐酸的浓度是:____________
(4)通入高纯的作用:____________
(5)转化率及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据图可知,随反应温度的提高,氯酸盐残留量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改变反应时间,重复实验,产率随温度变化趋势均如图所示,不考虑有副反应发生,试分析90℃时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

(6)二氧化氯可氧化等金属离子,还可杀菌消毒,下列与二氧化氯杀菌消毒原理一致的是______
a.臭氧浴足盆       b.酒精消毒       c.明矾净水
2024-05-14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高三下学期“三诊”理综试题-高中化学
3 . 二氧化硫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探究其制备方法和性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工业上用黄铁矿(主要成分为,其中硫元素为价)在高温条件下和氧气反应制备 ,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当该反应转移电子时,生成的二氧化硫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L。
(2)实验室中用下列装置测定被催化氧化为的转化率。(已知的熔点为,假设气体进入装置时均被完全吸收,且忽略空气中的影响)

①盛放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A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当停止通入,熄灭酒精灯后,需要继续通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若装置D增加的质量为,装置E中产生白色沉淀的质量为,则此条件下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是___________(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不用化简)(转化率=发生反应的某种反应物的物质的量/该反应物反应前的总物质的量)。
(3)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来验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①能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②为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反应一段时间后,取试管b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I: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方案II: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方案III: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I”“II”或“III”);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4-04-24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列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已知反应:。某实验小组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并验证已知反应产物中的,装置连接如下:

已知:氯气易溶于苯中。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设计目的,需要加热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2)装置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设计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4)判断产物中含有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
(5)用双线桥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

2024-03-2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小组学习了盐类水解,对溶液与溶液的反应产生了兴趣,进行如下探究。
(1)理论预测
甲同学认为两溶液的水解平衡相互促进并完全水解,实验中会观察到___________并闻到臭鸡蛋气味;
乙同学认为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预测了还原产物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向稀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溶液,直至过量立即产生黑色沉淀并逐渐增加,溶液过量后黑色沉淀部分溶解,观察到黄褐色浑浊
已知
①实验中生成黑色沉淀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溶解生成的黄色固体为___________
②实验中首先观察到黑色沉淀出现,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溶液滴加至一定量时,溶解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针对实验过程中未观察到红褐色沉淀,甲同学认为可能是产生的量比较少,被黑色所遮盖。乙同学根据数据分析,认为就算产生红褐色沉淀,也会转化为黑色沉淀,写出沉淀转化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④丙同学设计实验证明③中乙同学的猜想,方案是:向洁净试管中加入新制并洗净的沉淀,若_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及现象)则证明猜想正确。
2024-01-2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6 . 数字化实验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相连,采集实验过程中各种物理量变化的数据并记录和呈现,如图采集的用强光照射盛有氯水的密闭广口瓶,并用传感器测定广口瓶中数据,得到如图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说明强光照射下,氯水中H+浓度增大
B.结合上图可知,氯水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冷暗处
C.结合上图可知,若将氯水长时间强光照射,产物为盐酸和
D.结合上图可知,经强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氯水的酸性和漂白性均增强
7 . 重铬酸铵[(NH4)2Cr2O7](M=252 g·mol1)常用作分析试剂、催化剂及媒染剂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重铬酸铵的一些性质及组成进行探究。已知:+ H2O2+2H+。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重铬酸铵样品,滴加足量6 mol·L1 NaOH溶液,振荡、微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重铬酸铵的分解产物,按下图连接好装置,在A中加入2.52 g重铬酸铵样品进行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通入N2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若发现加热温度不够,如何改进?___________
③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加热A至恒重,观察到B中固体由白变蓝,D中酚酞溶液不变色,同时测得A中剩余固体1.52 g、B增重0.72 g,另外分解产物中还含有N2,则重铬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为探究溶液酸性增强对铬(VI)盐溶液氧化性或Na2SO3溶液还原性的影响,该小组利用下图装置继续实验(已知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差异越大,电压越大)。

a.K闭合时,记录电压。
b.向U型管左侧溶液中滴加硫酸至pH=2后,电压增大了y。
c.继续向U型管右侧溶液中滴加硫酸后,无气体逸出,电压几乎不变。
①上述实验得出结论:___________;酸性增强,对Na2SO3溶液还原性几乎无影响。
②有同学认为:随着溶液酸性的增强,溶液中O2的氧化性增强也会使电压增大。补做实验:U型管左管中改为盛放___________溶液;然后向左管中滴加硫酸至pH=2后,测得电压增大了z,若z_____y(填“>”、“<”或“=”),则证明实验结论不受影响。
2023-11-13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按下图实验装置(部分装置略)对有机化合物进行C、H元素分析。

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样品的Pt坩埚和CuO放入石英管中,先_____,而后将已称重的U型管c、d与石英管连接,检查装置气密性,依次点燃煤气灯_____,进行实验。
(2)的作用有_____
(3)c中的试剂_____(填标号,下同),d中的试剂_____
A.B.NaClC.碱石灰(CaO+NaOH)D.
c和d中的试剂不可调换,理由是_____
(4)Pt坩埚中样品反应完全后,应进行操作:_____。取下c和d管称重。
(5)若样品为0.0236g,实验结束后,c管增重0.0108g,d管增重0.0352g。质谱测得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量为118,其分子式为_____
2023-11-04更新 | 26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9 .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未盖瓶盖的固体,于是对其是否变质及的含量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固体是否变质?若变质,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阅资料】
室温时,易溶于水,微溶于水。
【设计与实验】
实验一:定性探究。分别取等质量的未盖瓶盖试剂瓶中的固体(下称“待测样品”)和盖好瓶盖试剂瓶中的固体(下称“对比样品”)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在图所示的三颈烧瓶中反应,采集数据,绘制出图2所示的图像。
   
(1)据下图分析,开始时-a段压强快速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据上图分析,待测样品部分变质,其中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实验二:定量探究。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定量测定。
   
(3)检查图中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装置中,量气管内水面上的一层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若图装置中没有连通管,则测出待测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实验三:实验改进。为提高定量实验的准确性,该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
   
(6)向图装置的三颈烧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一段时间后反应停止。再加入溶液,发现又产生气泡。推测加入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数据处理】
(7)实验三中,待测样品质量为m g,加入稀硫酸的体积为 mL,加入溶液的体积为 mL,右侧注射器最后读数为V mL。已知实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为 g/mL,则待测样品中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
(8)与实验二相比,实验三的优点是___________
2023-09-2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
10 . 小明在家清洗餐具时发现下水道堵塞,小明爸爸请来的家政师傅拿出几包白色粉状管道疏通剂(如图) ,取部分投入管道并倒入适量水,只见管道中的水上下翻滚,并产生大量泡沫,用工具在管道内搅动几下,管道即通。好奇的小明与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剩余的管道疏通剂开展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该管道疏通剂中过碳酸钠的化学式为2Na2CO3·3H2O2,白色晶体,加入水中,剧烈反应并产生气体;香精只起除臭作用。
【理论推测】 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和资料信息推测该气体为氧气。
【实验验证】 同学们选择下列实验装置开展验证实验。

(1)疏通剂与水反应剧烈,你认为应选择_______作为发生装置( 选填“A”或“B”)。
(2)利用装置C收集一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其中,现象为_______,证明小组同学的推测正确。
【深入探究】 为检验疏通剂与水反应后剩余溶液中溶质成分,兴趣小组开展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提示: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3)请完善下面的表格。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适量该疏通剂于烧杯中,加少量水,触摸烧杯外壁。烧杯外壁发烫疏通剂加入水中会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
②取少许实验①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静置,观察现象。_______溶液中溶质含有Na2CO3
_______溶液变红溶液中溶质含有NaOH
讨论与分析实验步骤②中不能使用氢氧化钙溶液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交流反思】
(4)下面是管道疏通剂的作用原理,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
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促进管内油脂与其反应。
B.氢氧化钠能使有机残渣快速腐蚀,加快管道疏通。
C.管道疏通剂与水反应产生大量氧气,疏散堵塞物。
(5)经探究,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碱性条件下快速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