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为浓盐酸,B为Na2CO3,C中盛有Na2SiO3溶液,则C中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证明酸性:H2CO3> H2SiO3
B.若A为浓盐酸,B为KMnO4,C中盛石蕊试液,则C中溶液最终呈红色
C.若A为较浓硫酸,B为Na2SO3固体,C中盛有Na2S溶液,则C中溶液变浑浊
D.装置D起干燥气体作用
2020-01-18更新 | 4063次组卷 | 16卷引用:新疆沙湾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 . 如图铁与水反应的实验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试管中的铁粉用绕成团的细铁丝代替
B.将试管底部的湿棉花移到试管口部
C.用铁丝网罩住酒精灯火焰
D.点燃肥皂泡验证氢气的生成
3 .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如图所示装置先进行了有关实验:
   
(1)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未将导管画全,请直接在原图上把导管补充完整。______
(2)实验中他们取6.4g铜片和12mL 18mol·L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请写出铜跟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为什么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
③下列药品中能够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_____(填写字母编号)。
A.铁粉     B.BaCl2溶液     C.银粉     D.Na2CO3溶液
(3)为定量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甲、乙两学生进行了如下设计:
甲学生设计方案是:先测定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SO2的量,再计算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他认为测定SO2的量的方法有多种,请问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可行的是_____(填写字母编号)。
A.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结束反应后再次称量
B.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用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C.用排水法测定装置A产生气体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D.用排饱和NaHSO3溶液的方法测出装置A产生气体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2019-09-14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4 . 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已省略)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制取SO2B.验证漂白性
C.验证还原性D.     验证氧化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甲和乙两种物质混合反应(反应可加热),将所得气体通入适量的丙中,丙中没有明显现象产生的是

选项

A

C

浓硫酸

澄清石灰水

B

MnO2

稀盐酸

品红溶液

C

浓氨水

碱石灰

AlCl3溶液

D

Cu

浓硝酸

Ba(HSO3)2溶液

A.AB.BC.CD.D
11-12高一上·新疆乌鲁木齐·期末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困难(0.15) |
名校
6 . 为了验证木炭可被浓H2SO4氧化成CO2,选用下图所示仪器(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

(1)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乙、丙应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表明已检验出CO2?乙中_______,丙中_______
(3)丁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
(4)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1420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0—2011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