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1 . 研究小组探究与水反应。取粉末加入到水中,充分反应得溶液A(溶液体积几乎无变化),进行以下实验。

编号

操作

现象

溶液变红色,20秒后褪色

ⅰ.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ⅱ.溶液变红色,10分钟后褪色

ⅰ.溶液变红色,10分钟后溶液褪色

ⅱ.变红色

溶液变红色,2小时后无明显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②中现象ⅰ可知,与水反应有生成
B.由③、④可知,②中溶液红色褪去是因为
C.由②、③、④可知,①中溶液红色褪去的主要原因不是
D.向①中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5滴盐酸,溶液最终变成红色
2023-12-15更新 | 147次组卷 | 2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01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SO2气体还原Fe3的反应,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B中蓝色溶液褪色
B.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C.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
D.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2023-02-21更新 | 960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7届河南省南阳一中高三上第三次周考化学卷
3 . 要研究金属钠与酒精、水反应的剧烈程度,下列研究方法中没有用到的是
A.分类法B.观察法C.实验法D.比较法
4 . 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由②中的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2022-06-29更新 | 3788次组卷 | 82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6月月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新制氯水中含有的部分粒子及某些粒子的性质,做了如下四组实验,其中结论错误的是
A.将有色纸条或布条、有色花瓣放入盛有氯水的试管中,它们均褪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B.向氯水中加入大理石,有气体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C.光照氯水后,发现颜色逐渐变浅并产生气泡,说明放出的气体是Cl2
D.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Cl-
6 . 实验室用还原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溶液、浓、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B.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
D.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2021-11-01更新 | 2204次组卷 | 49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6月月考化学试题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7 .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浓硫酸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结论相符的是
选项预测②中现象实验结论
A浓盐酸产生大量气体硫酸的酸性比盐酸强
B铜片铜片溶解,产生气泡,底部产生灰白色粉末浓硫酸的酸性和强氧化性
CCuSO4•5H2O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发生物理变化
D蔗糖固体由白色变为黑色海绵状,并有刺激性气体放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
A.AB.BC.CD.D
11-12高一下·陕西西安·期末
8 . 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反应的产物。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浓硫酸既表现了强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
B.品红溶液的作用是吸收SO2,防止空气污染
C.该实验体现环境保护和节约化学试剂的理念
D.装置②中盛放的试剂可能是NaOH溶液
2021-05-24更新 | 180次组卷 | 7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南省偃师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9 . 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制取乙醛。实验时,先加热玻璃管乙中的镀银铜丝,约1分钟后鼓入空气,此时铜丝呈红热状态。若把酒精灯撤走,控制一定的鼓气速度,铜丝能长时间保持红热直到实验结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B.装置甲应置于70~80℃的水浴中,目的是使装置甲中乙醇平稳汽化成乙醇蒸气
C.装置丙的作用为收集乙醛
D.可通过装置甲中冒气泡的速率控制空气的通入速率
10 . 浓硫酸分别和三种钠盐反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对比①和②可以说明还原性Br->Cl-
B.①和③相比可说明氧化性Br2>SO2
C.②中试管口白雾是HCl遇水蒸气所致,说明酸性H2SO4>HCl
D.③中浓H2SO4被还原成SO2
2020-11-07更新 | 1201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6-2017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