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1 . Na2CO3和NaHCO3是两种常见的钠盐。某化学小组进行实验:
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现象
实验I探究两种物质的热稳定性
一段时间后,A中无明显现象,B中____。
实验II探究两种物质分别与盐酸反应
左侧烧杯中开始无大量气泡,一段时间后产生大量气泡;右侧烧杯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1)实验I:试管B中的现象为____,写出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实验II:取10mL0.1mol/L的Na2CO3溶液,向其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计算产生的气体的标况下的体积为____L。
(3)实验III,在密闭且体积不变的容器中探究相同体积的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用仪器测得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均呈碱性
B.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1
C.0~40s碳酸钠溶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O+H+=HCO
D.由图可知,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2022-11-13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某化学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中探究金属钠的性质。
(1)某同学夹取一块钠,用滤纸擦拭后切取一小块放在如图装置上,做钠的燃烧实验。

①钠切开后迅速变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②钠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如图所示,调节U型管内两侧液面相平,向试管中加入Na,再滴加10mL蒸馏水,观察,试管内产生大量气泡。

①观察到U型管内液面____(填标号),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A.左侧较高          B.右侧较高          C.左、右两侧一样高
②写出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2022-11-13更新 | 34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甲同学在研究氯气的溶解性时,将黄绿色的氯水密闭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氯水的颜色变浅了。
【提出猜想】
(1)甲同学猜测是氯气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物质。画出了如下微观示意图。请在下图中画出产物2的微观示意图_______

【实验验证】
甲同学依据猜想,进行了如下3个实验,请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1向氯水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_______。氯水中存在
实验2向氯水中加入打磨过的镁条镁条表面明显有气泡产生氯水中存在_______。
实验3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颜色很快褪去,最终混合液呈很浅的黄色。氯水中存在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2)实验1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3)实验2中的实验结论是氯水中存在_______
【提出新问题】
(4)实验3中溶液颜色褪去的原因是什么?甲同学分析氯水的成分,认为不可能是氯水中的HCl或导致的,判断可能是_______导致的,或氯气与水反应的另一产物导致。
【设计实验】
(5)甲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并实施实验。(气体发生装置及尾气处理装置略)。观察到B中的有色布条不褪色,而C中的有色布条褪色。

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
【解释分析】
(6)氯气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其中产物_______具有漂白性。
【实验反思】
(7)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上述实验中,过量的氯气应该用溶液处理,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
2022-11-08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B卷)试题
4 . 以不同类别物质间转化为线索,认识钠及其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转化Ⅰ的产物属于_______(填“酸”或“碱”)性氧化物。
(2)若改变转化Ⅰ的反应条件,可得到钠的另一种氧化物,写出其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某同学为探究转化Ⅱ,将钠投入足量水中,记录了如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①有碱生成   ②溶液变红   ③钠四处游动   ④钠浮在水面上   ⑤有气体产生   ⑥钠的密度比水小   ⑦钠熔成光亮的小球   ⑧反应放热,钠熔点低。

补齐下表(从①~⑧中选择,填序号):
实验现象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
写出转化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对照实验,对比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差异。

通过实验,该同学得出结论,热稳定性:。该同学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为了探究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某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已知:淀粉的特征反应为遇碘单质(I2)变蓝色。
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
②缓慢通入一定量的N2后,将装置D连接好(导管末端未伸入集气瓶中),再向圆底。烧瓶中缓慢滴加浓盐酸,A中剧烈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
③待产生连续气泡后,将装置D中的导管末端伸入集气瓶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④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再通一段时间N2,直至装置中气体变为无色。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D中收集的无色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据此推断该气体是_______,产生该气体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结合化学用语解释)。
(2)装置B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甲同学根据A中气体的颜色推测试纸变蓝时发生的反应可能是(写离子方程式)_______;乙同学认为使试纸变蓝的原因也可能是_______
(3)资料显示,Na2O2与干燥的HCl能发生化学反应,完成并配平该化学方程式_______
_______Na2O2+4HCl—_______Cl2+_______NaCl+_______
2022-11-0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III中夹持装置已略去,其中a为干燥的红色纸条,b为湿润的红色纸条。

(1)装置I中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实验室用和浓盐酸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装置II的作用是_______
(3)若实验中产生的足量,装置IV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
(4)写出装置V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5)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在装置III中观察到b的红色褪去,但是并未观察到“a无明显变化”这一预期现象,为了达到这一实验目的,你认为还需在图中装置II与III之间添加图中的_______装置(填序号)。

(6)可用制备的漂粉精
①漂白精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
②漂粉精常用于游泳池的消毒,起消毒作用的是HClO。漂粉精在水中释放HClO的途径主要是:______+______(把反应补充完整)。_______
③池水的酸碱性对漂粉精的消毒效果影响明显。
a.若池水碱性过强,杀毒作用会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b.若池水酸性过强,会刺激眼睛和皮肤。有时加入以降低酸性,起到降低酸性作用的离子分别是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④某届奥运会期间,发生了室外游泳池水变绿的事件,成为当时的一大新闻。有关负责人说,池水变绿是藻类生长造成的。该游泳池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投放含氯消毒剂,当再次投放时,误投了过氧化氢()消毒剂。消毒剂为什么不起作用了?请分析原因:_______
2022-11-06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I.某化学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中探究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某同学夹取一块钠,用滤纸吸干后再切一小块放在如图所示装置上做钠的燃烧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该小组的同学将产生的固体投入水中,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反应停止后,同学们观察到烧杯内有少许黑色固体物质,经检测为碳。
(3)某同学分析碳可能是加热过程中钠与反应产生的,为此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先取一块纯净的钠放入干燥的E管中,然后打开A的活塞,反应一段时间后,点燃E处酒精灯。观察到钠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同时有黑色物质生成,冷却后有白色固体附着在管壁上。

①C中所盛试剂为饱和溶液,作用是_______。若缺少D装置,可能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B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再点燃E处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
③装置E中反应生成碳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II.某实验小组发现实验室里盛放固体的试剂瓶丢失了标签。于是,他们先将两瓶固体编号为A、B后,进行鉴别,再通过实验进行性质探究。
(4)分别加热固体A、B,发现固体A受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称取两种固体各2g,分别加入两个小烧杯中,再各加10mL蒸馏水,振荡,测量温度变化:待固体充分溶解,恢复至室温,向所得溶液中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
①发现固体完全溶解,而固体有剩余,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
②同学们在两烧杯中还观察到以下现象。其中,盛放的烧杯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溶液温度下降       b.溶液温度升高
c.滴入酚酞后呈浅红色       d.滴入酚酞后呈红色
(6)如下图所示,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I和II中分别放入药品,将气球内的固体同时倒入两支试管中。

①两试管中均产生气体,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反应结束后,气球均有膨胀,恢复至室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装置I的气球体积较大       b.装置II的气球体积较大
c.装置I中反应程度更为剧烈       d.装置II中反应程度更为剧烈
2022-11-06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一零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跟过氧化钠反应时需要与水接触。

【装置分析】
(1)装置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装置②中的试剂是_______(填序号)。
a.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        c.浓
装置③中的试剂是浓硫酸,通过该装置可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
【进行实验】
步骤1:打开弹簧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
步骤2:打开弹簧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
(3)①步骤1和步骤2中,a处带火星的木条产生的实验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通过a处的实验现象可验证二氧化碳跟过氧化钠反应时需要与水接触
②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实验反思】
(4)有同学提出质疑:“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有水存在时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
(5)需要补充的实验操作是:取⑤中反应后的少量固体,_______
2022-11-06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 . Ⅰ.实验室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备并收集纯净、干燥的

(1)实验室制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除杂装置①中的试剂是_______
(3)除杂装置②中盛放浓硫酸,其作用是_______
(4)请将收集装置的导气管补充完整。
(5)尾气处理装置中的试剂是_______
Ⅱ.某实验小组用收集到到的氯气制得氯水并对氯水成分和性质进行研究,实验如下:

(6)实验一的现象表明,氯水具有酸性和_______性。
(7)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8)用化学用语说明实验二中“红色不褪去”的原因_______
【实验四】

(9)实验四证明了实验三中“红色不褪去”不是因为氯水被稀释,补充所加试剂和现象_______
进一步探究实验三中“红色不褪去”的原因。
【实验五】取实验三的白色沉淀,洗涤,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浸泡,取上层清液,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一段时间后,颜色褪去。
(10)写出氯水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022-11-06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钠与水反应的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1)根据B中的实验现象,说明钠的密度比水的_____(填“大”或“小”)。
(2)写出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3)C中滴加酚酞后,可观察到溶液变____色。
(4)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钠保存在____里(填序号)。
①冷水        ②煤油
(5)根据钠和铁分别与水反应的实验事实,说明钠元素的活泼性比铁____
2022-11-0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