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为探究过氧化钠与的反应产物成分,设计了如图实验:
   
(1)写出过氧化钠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实验装置中D的作用是_______
(3)请解释C装置中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_______
(4)某兴趣小组探究反应后型管中固体成分
①推测反应后型管中固体成分可能为:a.;b.;c._______
②为了验证的反应产物成分,他们将反应后的固体溶于水并进行如下具体操作: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Ⅰ.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产生_______固体成分含有碳酸钠
Ⅱ.取适量Ⅰ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氯化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溶液中含_______
③由②中实验步骤Ⅰ和Ⅱ该兴趣小组得出结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蒸气反应固体产物,请问该兴趣小组的结论_______(填“是”或“否”)正确,判断的理由是(结合化学方程式阐述):_______
2 . 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流程制备过氧化钠,并设计实验验证其相关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中生成的淡黄色固体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小组同学取一定量淡黄色固体溶于冷水中,待固体全部反应后,仍可缓慢释放氧气。为探究固体溶解后溶液成分,设计如图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甲中产生较多气泡,写出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使溶液变红的物质是_______(填俗名)。
(4)小组同学将金属钠加热至熔化后,误通入了干燥的CO2进行反应。
①向反应后的固体产物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刚开始无气泡,过一段时间产生气泡,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同时观察到有难溶于水的黑色固体,经检验,黑色固体为单质碳。写出CO2与N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023-09-09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氯水中次氯酸的漂白性和稳定性,设计探究思路并完成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思路】
   
【实验过程】
实验I       制取氯水并探究次氯酸的漂白性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写出Cl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实验结论】
(3)利用上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己省略)进行实验,关闭A阀时,试管中的有色布条_______(填“会”或“不会”)褪色;打开A阀后,有色布条褪色,说明_______
【评价反思】
(4)某同学依据氯水中的成分,对此实验结论的严谨性提出质疑,并提出进一步探究盐酸是否具有漂白性,你认为_______(填“有”或“没有”)必要进行该探究,请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
实验II       探究氯水中次氯酸的稳定性
将传感器、氯离子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分别与数据采集器、计算机连接,将三种传感器分别插入盛有氯水的广口瓶中,用强光照射氯水,同时采集实验数据。
(5)下面是某同学完成实验报告时画出的坐标图。其中与次氯酸光照分解事实不符的是_______(填序号)。
   
2023-09-09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氨既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图为合成氨以及氨催化氧化制硝酸的流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尾气中氮氧化物(NOx)对环境的污染有_______(填两条即可)。
(2)硝酸工业尾气(含NO、NO2)常用NaOH溶液吸收处理,可获得副产品NaNO2,等物质的量的NO与NO2被足量NaOH溶液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某小组为研究铜与浓、稀HNO3反应的差异,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反应开始前通入过量的CO2气体,目的是_______;A中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当B中有0.03 mol铜粉被氧化时,B中产生的n(NO)_______0.02 mol(“>”、“=”或“<”);C装置中的液体是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化学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铁质材料(碳素钢)和浓硫酸反应的产物,利用下列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活动:

(1)实验开始后,观察到B中品红溶液褪色,则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H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粉末变成蓝色晶体,则G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这说明碳素钢与浓硫酸的反应产物中有还原性气体___________(填化学式)产生,试解释产生该气体的原因(填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若装置D中品红溶液没有褪色,装置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1)、(2)、(3)的实验现象,推知碳素钢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有哪些________;装置H后增加装置I的目的是________
2023-04-20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利津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常用MnS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证明Ksp(MnS)>Ksp(CuS)
B.将FeCl2溶液滴加到酸性KMnO4溶液中,紫色褪去,证明Fe2具有还原性
C.红热的炭插入浓硝酸中产生红棕色气体,证明炭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气体
D.苯、液溴与铁粉混合,生成气体通入AgNO3溶液中,若得到淡黄色沉淀则证明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7 . 下列实验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Ⅰ实验Ⅱ实验Ⅲ
产生大量无色气体铁片表面迅速变暗,之后无明显变化加热后产生大量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A.实验Ⅰ中气体是H2B.实验Ⅱ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C.实验Ⅲ中气体是SO3D.该实验说明浓度、温度影响实验现象
2023-01-01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普通班)段考化学试题
8 . 已知SO2可以和H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某学习小组选用如下装置和药品,对 H2SO3和 HClO 的酸性强弱进行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装置A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为探究H2SO3和 HClO 的酸性强弱,各装置连接顺序为A→_______→B→E→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中饱和NaHS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D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4)装置E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证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
2022-12-25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莒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9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
Ⅰ.甲同学在a、b、c、d四只烧杯中分别加入50mL冷水,再各滴加几滴酚酞试液,依次加入大小相近的钠(Na)、镁(Mg)、铝(Al)、钾(K)金属块,观察现象。
(1)反应最剧烈的烧杯中金属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钠B.镁C.铝D.钾
(2)实验中发现b、c两只烧杯中几乎没有什么现象,要想达到实验目的,请你帮助选择下列合适的方法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热水
B.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盐酸
C.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浓硝酸
实验结论:随原子序数增大,同周期元素失电子能力依次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下同),得电子能力依次_______。同主族元素失电子能力依次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下同),得电子能力依次_______
Ⅱ.乙同学设计实验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实验装置:(已知酸性强弱:亚硫酸>碳酸)

(3)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试管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022-12-20更新 | 2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10 . 实验室用如下装置制取氯气,并进行性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二氧化锰的仪器名称_______
(2)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能证明氯气无漂白性的现象是_______
(3)B中的试剂是_______;作用是_______C中的试剂是_______
(4)F处观察到棉花团变蓝色,说明氯气具有___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
(5)写出G处尾气吸收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6)实验室还可用固体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制备氯气:(未配平)配平该化学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2022-12-17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高新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3-10班)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