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I.为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实验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取少量Na2CO3粉末加在大试管的底部,另取少量NaHCO3粉末加在小试管底部。预热后在大试管底部加热。

回答下列问题:
(1)小试管中放置___________药品(填化学名称)。
(2)开始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___________(填“A”或“B”)中会出现浑浊现象。实验现象证明,加热条件下,Na2CO3比NaHCO3___________(填“稳定”或“不稳定”)。
II.为确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可通过加热分解得到的CO2质量进行计算,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3)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4)装置B中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该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存在缺陷,有关该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中,下列因素可能使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__________。
A.样品分解不完全
B.装置B、C之间缺少CO2的干燥装置
C.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太快,没有被碱石灰完全吸收
D.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通入过量的空气
2024-03-1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德化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亚氯酸钠固体是一种重要氧化剂和漂白剂,用亚氯酸钠固体与纯净的氯气反应可以得到ClO2。ClO2是一种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的气体,制取反应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I.下图是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一定量纯净ClO2的装置。

(1)装置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F中的试剂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
II.探究NaClO2的氧化性及测定其纯度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3)完成表格中内容。
实验目的操作步骤现象或原因
①证明NaClO2具有氧化性取一定量的样品,用H2SO4酸化,再加入适量________(填试剂)和KSCN溶液检验溶液显红色
②测定NaClO2的纯度i.准确称一定质量的样品,在酸性条件下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足量的KI晶体致溶液显黄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ii.用________量取25.00mL上述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________溶液作指示剂
iii.用一定浓度的Na2S2O3标准液滴定,当________时,反应达到滴定终点精确记录数据并进行计算
2024-01-1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期中化学试题
3 . 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有资料显示过量的氨气和氯气在常温下可合成(岩脑砂的主要成分),某实验小组对该反应进行探究,并对岩脑砂进行元素测定,回答下列问题:
(1)的制备:

①利用装置B制取实验所需的氯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装置C的名称为___________
③为了使氨气和氯气在D中充分混合(提示:氨气从e口进,氯气从f口进,二者形成逆向流动,更有利于两者的充分混合),请确定上述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
___________→ef←h←g←___________ (用小写字母和箭头表示,箭头方向与气流方向一致)。
④该实验装置除了D处导管易堵塞外,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
⑤验证岩脑砂中所含的操作为___________
(2)岩脑砂中元素的定量测定:准确称取a g岩脑砂,与足量的氧化铜混合加热,发生的反应为,利用下列装置测定岩脑砂中氮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之比(夹持装置省略)。

①装置H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
②已知装置J中也装有碱石灰,其目的是___________
③若装置I增重b g,利用装置K测得气体体积为V L(已知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4.5),则岩脑砂中___________(用含B.V的代数式表示,不必化简)。
2024-01-11更新 | 26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田家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将稀硫酸滴入锥形瓶中进行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a-d均为浸有相应试液的棉花),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锥形瓶内的反应,只体现硫酸的酸性B.a处棉花出现黄色,体现的还原性
C.b或c处褪色,均说明有漂白性D.d处利用是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以验证 Fe3+、Cl2、SO2氧化性的强弱。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要描述A装置气密性的检查___________。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关闭K1、K3、K4,打开K2,旋开旋塞a,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B中溶液变黄时,关闭K2.打开旋塞b,使约2 mL的溶液流入试管D中,关闭旋塞b,检验实验中B生成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结论如表所示,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性强弱顺序:Cl2>Fe3>SO2的是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

过程(2)中溶液含有的离子过程(3)中溶液含有的离子
既有Fe3又有Fe2
有Fe3无Fe2
有Fe3无Fe2有Fe2

(4)验证结束后,将D换成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旋开K1、K2、K3和K4,关闭旋塞a、c,打开旋塞b,从两端鼓入N2,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024-01-02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某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条件下氯气与二价锰化合物的反应。
资料:ⅰ.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氧化成(棕黑色)、(绿色)、(紫色)。
ⅱ.浓碱性条件下,可被还原为
ⅲ.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氧化性随碱性增强而减弱。
实验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略)。
序号物质aC中实验现象
通入通入
得到无色溶液产生棕黑色沉淀,且放置后不发生变化
5%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40%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1)B中试剂是___________
(2)通入前,Ⅱ、Ⅲ中沉淀由白色变为棕黑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根据资料ⅱ,Ⅲ中应得到绿色溶液,实验中得到紫色溶液,分析现象与资料不符的原因:
原因一;可能是通入导致溶液的碱性减弱。
原因二:可能是氧化剂过量,氧化剂将氧化为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可能导致溶液碱性减弱的原因___________。但通过实验测定,溶液的碱性变化很小。
②取Ⅰ中放置后的1悬浊液,加入440%溶液,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且绿色缓慢加深。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溶液绿色缓慢加深,原因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氧化,可证明Ⅲ的悬浊液中氧化剂过量。
③取Ⅲ中放置后的1悬浊液,加入4水,溶液紫色缓慢加深,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
④从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实验Ⅲ未得到绿色溶液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
2024-01-01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根据实验目的、操作及现象,得出的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操作及现象结论
A比较酸性溶液中通入气体,产生黑色沉淀酸性:
B探究在水中的变化溶液中滴加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在水中发生了电离
C比较离子的氧化性向含有KSCN的溶液中滴加酸化的溶液,溶液变红氧化性:
D探究浓硫酸的性质将浓硫酸、氯化钠固体、混合加热,产生黄绿色气体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A.AB.BC.CD.D
8 . 无水常用作有机合成的脱水剂、缩合剂和催化剂。无水易吸水潮解。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制备无水,并测定其纯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装置A中橡皮管的作用为___________
(2)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
(填接口小写字母)。
(3)若省略装置D,经检验产物中含有氧化锌,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原因___________
(4)装置B中药品的作用为___________
(5)氯化锌纯度的测定:将ag试样配成溶液。取,加入磷酸三钠消除干扰离子后,滴入两滴半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达到终点时,消耗EDTA溶液的平均体积为
①配制溶液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___________
②该氯化锌试样中氯化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023-12-2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 . 过氧化钠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而变质,某兴趣小组对久置的过氧化钠样品M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Ⅰ:甲同学设计下图所示装置探究样品M的变质情况。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装置C中的溶液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3)若B中___________,D中___________,则样品M部分变质。(填B、D中验证实验的反应现象)
实验Ⅱ:乙同学用氯化钡溶液作为检验试剂进行实验。
(4)根据产生白色沉淀,乙同学认为样品M已变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资料显示,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不溶物。据此,丙同学对乙同学的检验结果提出质疑并进行实验。
实验Ⅲ:取少量纯净的过氧化钠固体溶于蒸馏水,先加入过量稀硫酸,再滴入溶液。
(5)该实验证明与水反应有生成,则滴入溶液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丙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排除了的干扰。

实验Ⅳ:往Y型管中加入相应药品,塞紧橡胶塞,滴入蒸馏水……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样品M已变质。
(6)请补充完整上述实验的操作过程:___________
2023-12-24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屏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在点滴板①②③三个孔穴中分别滴入3滴新制的氯水,再向②③中分别滴入3滴NaBr溶液、NaI溶液;向④⑤两个孔穴中分别滴入3滴溴水,向⑤中滴入3滴NaI溶液。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于纯水的
B.①②③可得出氧化性:
C.若用久置的氯水进行上述实验,实验现象与原实验现象完全相同
D.上述实验中可以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023-12-24更新 | 94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联合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