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于“五四”之后以异常迅猛之势形成高潮。研究马克思学说的团体相继在各大城市组成,一个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活跃于各地论坛。舆论界表现出来的热情,正是反映出马克思主义适应灾难深重的中国社会改革之急需。马克思主义在先进的中国人的心目中,被作为能够使国家民族解危救难的理论和方法受到热切欢迎。

——摘编自《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

材料二   八七会议后,革命应该走什么道路,便成为摆在党面前的根本性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必须首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在条件成熟时夺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等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引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五四”之后形成“高潮”的表现,分析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对各地起义武装所起的作用。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概括“中国革命道路”的伟大意义。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建国初期中共如何建立现代宪政政治以及在经济领域进行的理论探索。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38929日创刊的《拂晓报》(见上图)是由新四军第四师政治部主办,在其发刊词中曾指明“拂晓”代表着“朝气、希望、革命、勇敢、进取、迈进有为、胜利到来的意思”“拂晓催我们斗争,拂晓引来了光明”。在其百期纪念时刘少奇亲笔题词:“为抗战的正确路线而斗争”,刘少奇还曾派人将<拂晓报》送给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等阅读,使其更好地理解中共的抗日方针。

《拂晓报》在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一度发行到苏联、美国、法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同盟国,见证了中国革命的“拂晓”。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2024-02-0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1948年4月,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与官僚资本主义;提出召集社会各界人士讨论政治协商会议事宜,组建联合政府。该文件(     
A.标志进入战略反攻阶段B.宣传了中共统一战线政策
C.实现了农民经济的解放D.传播了七届二中全会精神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相传诸葛亮“七擒孟获”之后,在云南大规模推广茶叶种植。为了纪念诸葛亮,这里的人们奉诸葛亮为茶祖。这种传说反映了三国时期
A.西南地区得到开发B.中央政府直接管辖西南
C.三国鼎立局面形成D.茶税成为政府主要收入来源
2021-11-13更新 | 305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如图是1985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中国杰出历史人物系列纪念银币之一,纪念币正面有“陈胜吴广-公元前3世纪”字样。该纪念币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夏末的农民起义B.商末的农民起义
C.西周末农民起义D.秦末的农民起义
6 . 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五四运动成为文化革新运动,不过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种表现形式……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已经经过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戊戌维新、义和因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等几个发展阶段。今天的抗日战争是其发展的又一个新的阶段……这种民主革命是为了建立一个在中国历史上所没有过的社会制度。

--摘自《毛泽东选集》一卷

材料二:伟大的“五四运动”至今已整整六十年了。“五四”运动不仅是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同时也是空前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国有史以来,还不曾有过这样一个敢于向旧势力挑战的思想运动,来打破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的旧传统,推动社会的进步……没有民主思想的觉醒,不可能有民族意识的高涨,也不可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把社会主义当作彻底改造中国的道路。

--摘自周扬《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毛泽东对于“五四运动”的历史定性。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主要理由及用意。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纪念“五四运动”的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此后中国的发展轨迹。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五四精神”的时代意义。
2020-03-04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来我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缅怀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8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坐落于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

——李泽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铭记日军侵华历史》

材料二: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依据。       
(2)材料二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分别举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并说明这次“兄弟同心,共御外侮”的意义。       
(3)综观中国的抗战纪念,形式越来越丰富,规格越来越提升,内涵越来越深刻,这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汪鸾翔先生创作于1923年前后的清华大学校歌中有一段歌词:“识器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无问西东”一语也被用作纪念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同名电影。“无问西东”主要体现了
A.开放进取的文化精神
B.救亡图存的时代呼声
C.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D.教育转型的创新引领
9 . 某学校拟创办一主题网站,纪念一项重大的活动。根据下列图片判断其主题应是
A.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B.中国共产党的艰难发展历程
C.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D.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作用
2018-01-08更新 | 308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高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10 . 邮票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下图邮票纪念的是1958年11月27日,中国制造的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跃进号”下水。该邮票折射出
A.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B.列强对中国的水运垄断被打破
C.建国初期工业建设带来较大成果
D.中共八大路线体现急躁冒进倾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