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中的史料反映了秦代(     
记载出处
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让人代为请示)《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A.行政管理制度严密B.法律实行轻罪重罚
C.地方官员权力较小D.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2024-02-22更新 | 187次组卷 | 33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十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关于秦王朝的疆域有如下记载:“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其中阴山位于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024-01-2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东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篇》记载,“灵、献之世,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索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表明当时的选官制度(     
A.只重才干轻视道德的弊端B.该选官制度无法选拔人才
C.只重出身导致底层入仕困难D.人为操作使其偏离了初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历代君主都很重视上帝、山川之祭祀,而在宗教建设上汉承秦制,刘邦接续了诸秦王的工作。武帝刘彻在宗教建设方面自觉性更强。“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而汉武帝封禅所需的相关礼仪都记载在六经中,当时“唯有儒者熟习六经”,这成为儒家之机运。武帝刘彻时代,国家宗教与儒家结盟已成大势。这一过程中,国家是主动的一方,宗教需求是主要动机,前朝完成的国家统一,国土与行政的统一必须有精神的统一为基础。而此时,董仲舒将自己对上天、天道的理解与《周易》的诠释完全相合,共同构成中国思想正统。

——摘编自谢遐龄《董仲舒:儒家与国家宗教始结盟》

材料二   黄宗羲经常对封建时期的法律进行批判,他主张政府制定能够反映当下市民各阶层利益的“天下之法”,而且能够实行法治,他非常重视学校在社会中所起到的作用,他认为学校不仅仅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且还应该成为“公其是非”的议政单位。王夫之则认为法律是由私而转变为公,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顾炎武提出了反对当时君主“独治”的思想。他所认为的亡国和亡天下的区别,已经不再是停留在感叹一个朝代的兴亡更替,而是提出了一个“保天下”的新观念,唐甄认为应当运用法律手段来限制君权,可以“抑尊”即限制君主的权力,尊重御史等官员的纠察权力,真正做到“下畏御史”,还应允许有一定的思想言论自由。

——摘编自石春燕《试论我国明清社会启蒙思想的内涵》

材料三   他们的思想无疑是进步的,涌现出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但他们终究没有跳出儒家思想的圈子。从他们至死不食清朝俸禄的行为来看,他们的救世方案和实用学问的思想意义和学术意义大于社会意义,至少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一百多年里,无论中国的政治、经济还是思想文化,都沿袭着过去的“惯性”,几乎看不到他们的影响。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儒家思想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儒学思想在明清时期的新内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这股新思想的特点?分析“他们终究没有跳出儒家思想的圈子”的原因。
2023-11-1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洪家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汉书·食货志》记载汉文帝时“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汉武帝时下诏废除汉初郡国制币权,改由中央统一铸币,设中央铸币机构负责铸造五铢钱。这一变化(     
A.健全了货币体系B.减轻了农民负担C.抑制了市场活力D.加强了中央集权
2023-10-28更新 | 65次组卷 | 16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灵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元史》记载:“于是四方往来之使,止则有馆舍,顿则有供帐,饥渴则有饮食……元之天下,视前代所以为极盛也。”下列项中,直接有助于这一现象出现的是(     
①驰道、直道的修筑   ②驿站的设置   ③刺史制度的推行   ④急递铺的设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0-24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斐然,司马迁的《史记》是典例。其文字精炼,人物刻画与叙、事生动,是部兼具史学与文学特色的名著。下列记载可能在《史记》中找到的是(     
①北京人用火   ②禹建立夏朝   ③秦始皇统一   ④汉景帝削藩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
8 . “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其租庸调、杂徭悉省。”史书上这些记载说明唐朝两税法与以往的赋税制度相比(     
①扩大了收税对象 ②废除了人丁税 ③提高了税收标准 ④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023-11-1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如表中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挖掘出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门齿化石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
B《周易》中记载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西周出现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
C良渚遗址中发现了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D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世界上已知年代最早的文字
A.AB.BC.CD.D
2023-10-13更新 | 209次组卷 | 33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士谱是记载士族门第的凭籍,庶族是不入士流的。但庶族地主为了抬高身价,往往杜撰身世伪造士谱,降及唐初依然未息。唐太宗重修《氏族志》时,一开始就提出“质诸史籍,考其真伪”的要求。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唐初(  )
A.士族权力受到抑制B.庶族政治地位提升
C.门阀观念依然浓厚D.史学重视考据方法
2023-09-19更新 | 486次组卷 | 24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