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下表为1948年、1957年全国设市城市分布简表。表格信息表明当时中国
时间东部地区城市数量及占比中部地区城市数量及占比西部地区城市数量及占比
1948年26个44.8%22个37.9%10个17.3%
1957年73个41.5%73个41.5%30个17%

A.工业化建设影响了城市布局
B.经济重心由东向中西部转移
C.开创了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
D.城市化率超越同期其他国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列下表对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进行成本分析。通过表格分析可知
面临的问题解决办法成本
缺少铁矿砂从120公里外的湖北大冶运输60两白银(每吨)
缺少焦煤从河北开平运输或从国外进口16两白银(每吨)
厂址位于大别山麓的低洼潮湿地带填土、垫高地基建厂30万两白银

A.近代工业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B.近代工业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C.近代工业创办克服了诸多困难
D.洋务派官僚草率决策影响企业效益
3 . 依据表格信息,下列对当时各国变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人物时间主要内容
商鞅秦孝公时期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制;推行县制,官员由君主任免
李悝魏文侯时期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授予官职和爵位;颁布《法经》
吴起楚悼王时期废除贵族世卿世禄制度,裁减冗官,选贤任能
A.变革土地所有制为中心内容B.恢复并改良了西周礼乐制度
C.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D.以墨家尚贤思想为选官依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是1931—1936 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值统计表。表格数据变化反映出当时中国(     
A.进出口贸易结构发生改变B.民族工商业得到较快发展
C.经济发展受经济危机冲击D.国民政府财力与实力增强
5 . 不同时代标语口号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标语口号

①1922年“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②1925年“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商人们奋斗到底!自由统一的中国万岁!”

③1927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打土豪,分田地”

④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⑤1935年“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⑥1939年“自己动手,生产自给”“一面战斗、一面工作、一面生产、一面学习”

⑦1946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⑧1949年“将革命进行到底”

—整理自《中国共产党各时期历史口号》

(1)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分类依据标语口号编号
国民革命
十四年抗战
(2)结合所学知识,对十四年抗战的具体标语口号分别进行解读。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列表格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

时期录取数量或方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
唐代进士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诗赋、儒家经典、法律、文字、算学等武则天时,初设殿试,但未形成定制
宋代录取名额大为增加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可依据多种注疏考试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
明代开始实行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主士人需先入地方学校为生员或入国子监为监生,再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而入仕
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10-16更新 | 238次组卷 | 46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北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图片、地图、表格等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概况

地理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数学利玛窦、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
物理机械工程邓玉函、王徵译绘《远西奇器图说》
天文历算汤若望、徐光启等编订《崇祯历书》
水利技术熊三拔、徐光启合译《泰西水法》
火炮制造徐光启将火炮运用到辽东战场
欧洲古典哲学李之藻、傅泛际合译《谈天》(亚里士多德著)
艺术美术西方绘画技法
音乐西洋乐器
建筑教堂、圆明园

(注: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同时也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二 中国近代以后西学东渐的历程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钦差大臣)雇人翻译《四洲志》《各国律令》
魏源编写《海国图志》

续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上海同文馆(均为清政府所办)李善兰翻译《方圆阐幽》《垛积比类》
徐寿翻译《化学鉴原》
华蘅芳翻译《地学浅释》
甲午战争后大同译书局(梁启超自办)、译书出版社(留日学生自办)严复翻译《天演论》(赫胥黎著)
马君武翻译《民约论》(即《社会契约论》)
民国以后陈独秀翻译《现代文明史》(法国薛纽伯著)
胡适翻译《最后一课》(都德著)

比较材料一、二,提取中国明末清初到近代以后西学东渐的变化发展的两个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21-06-05更新 | 643次组卷 | 17卷引用: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8 . 某位同学在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时,整理了以下表格。表格内容逻辑关系对应不正确的是
选项信息结论
A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社会矛盾尖锐
B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统一中央集权国家已经形成
C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斩木为兵,揭竿而旗”直接推翻秦王朝的统治
D此三者(萧何、韩信、张良),皆人杰也,吾(刘邦)能用之刘邦善于用人
A.AB.BC.CD.D
9 . 以下表格的信息说明  
时间 表现
1982年宪法制定前夕 邓小平指出:“要使我们的宪法更加完备、周密、准确,能够切实保证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各级组织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利。”
1982年 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进行重新规定,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改为第二章。
20世纪90
年代
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得到重视,这个时候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更多地体现了“管理法”的色彩。
A.法律使人民获得感增强B.依法治国理念不断强化
C.社会主义民主基础扩大D.国家关注公民基本权利
2020-06-19更新 | 256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寿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面表格是关于我国汉朝到宋朝时期长江流域人口密度比较表(人/平方千米),此表能够直接说明
          地区
时代
上游地区中游地区下游地区
西汉15.310.113.6
东汉16.04.212.4
13.999.8125.87
北宋21.413.823.6
南宋27.214.822.7

A.长江流域人口总数总体呈上升趋势
B.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C.唐朝时期长江流域经济出现了倒退
D.人口密度的增长得益于国家统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