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②降低了生产成本
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④扩大了原料来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1-30更新 | 2200次组卷 | 66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新誉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这说明宗法制的重要特征是
A.嫡长子继承
B.兄终弟及
C.大宗与小宗对立
D.神权与王权结合
2018-03-01更新 | 1203次组卷 | 30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河南宏力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荀子》记载:“(周公)监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这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展了西周疆域
B.同姓亲族是分封制的主体
C.周公是分封制的开创者
D.周公就是周天子
4 . 《礼记·礼运篇》记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一记载反映了(  )
A.分封制开始出现B.阶级矛盾尖锐
C.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D.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2017-11-16更新 | 448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三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谁?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功绩?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军机大臣的职责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6 . 洋务运动时期,在洋务派中流行“西学中源”说,即西方科技皆源自于古代中国。如郑观应引《周礼》《墨经》《淮南子》等书的有关记载,证明西学中的数学、化学、光学、力学、气学和电学均出自古代中国。“西学中源”说的提出,主要目的是
A.为“中体西用”论提供理论依据
B.减少引进西方科技的舆论阻力
C.证明古代中国的科技领先于世界
D.迎合了当时“制洋器”的需要
7 . 明代《沈氏农书》记载,“种田地力最薄,然能化无用为有用;不种田地力最省,然必至化有用为无用。何以言之?人畜之粪与灶灰脚泥,无用也;一入田地,便将化为布帛菽粟”。材料反映了明代
A.农民合理施用肥料改造自然的思想
B.利用田间管理技术提高农业产量
C.商业的发展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D.重视农业先进技术的实验和应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元人程钜夫《论行省》中说:“(行省)名称太过,威权太重。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另据《元文类》记载,仕于(元)仁宗至文宗朝的曹元用说:“方伯(地方长官的统称)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这两段材料
A.反映了元朝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证明了行省容易形成地方割据
C.揭示了行省权力结构的双重性
D.相互矛盾但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2017-04-03更新 | 555次组卷 | 30卷引用:河南省封丘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史·职官一》记载:“(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材料说明内阁
A.可以干涉皇权
B.成为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
C.可以劝谏皇帝
D.成为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
10 . 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宋高宗谕大臣……曰“广南市舶(市舶司,为掌管海外贸易征税、管理外商及收购舶来物货的官署),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据此可知宋代
A.外贸收入用于国计民生
B.外贸税收成为政府财政主要来源
C.市舶事务需要专人掌管
D.广州成为最主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