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0 道试题
1 .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医者多治儒学,即便不属儒家,亦受儒学影响,《宋会要辑稿·崇儒》中即有儒医的记载。

钱乙(约1032~1113),山东郓城人,北宋儒医的杰出代表。他三岁丧母,因父亲常年在外行医,寄居于姑母家,跟随姑父吕氏习医。他赡养父亲和姑父,直至终老,并以孝子礼安葬吕氏。他早年在民间行医,以擅长儿科闻名;后出仕朝廷,官至太医丞。古代的小儿科历来被称为“哑科”,最为难治。他在数十年的行医实践中,积累经验,精心总结小儿病诊治的规律,撰写了儿科专著《小儿药证直诀》。该书作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系统的儿科专著,较为全面地概括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创立了我国最早的儿科病历,记载了小儿常见疾病诊治方法及120多首方剂。因贡献卓著,他被誉为“幼科鼻祖”。

——据《宋史·钱乙传》等


(1)根据材料,概括钱乙的医学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对钱乙的影响。
2022-06-08更新 | 3025次组卷 | 19卷引用:海南省白沙县海南中学白沙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统计,我国目前现有农作物中,至少有二三百种是来自国外。宋代以前传入我国的农作物大多原产于亚洲西部,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多为果品和蔬菜,少有粮食作物。明清时期,美洲作物及粮食作物所占比重相对加大,这些美洲作物能够传入中国也得益于地理大发现及新航路的开辟,或是由葡萄牙及西班牙航海者发现美洲大陆后首先将美洲作物带回欧洲后,以欧洲为跳板传入中国,或是传入中国周边地区后再传入中国。概括而言,中国与世界各地区之间的农作物传播持续了4000余年。

——摘编自崔思明《明清时期丝绸之路上的中国与世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至明清时期外来农作物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外来农作物传入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42年,毛泽东在《论合作社》中阐述了开展农业劳动互助合作的重要意义。到1944年,陕甘宁边区除劳动互助组织外,共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375个,消费合作社3699个,信用合作社86个,医药合作社51个。这些互助合作组织的建立
A.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适应了敌后战场抗战的需要
C.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彻底改变了边区土地所有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图为1972年在嘉峪关市发掘的魏晋砖室墓壁画。画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既有汉族牧民,也有鲜卑农民。此外,还出现了大量的丝束、蚕茧、绢帛和可能与缫丝有关的工具。据此,可推断:
A.画像砖主要反映贵族们的日常生活
B.丝绸之路在魏晋时期得到极大发展
C.民族交融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D.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融入到汉民族
2022-05-11更新 | 237次组卷 | 16卷引用:海南省东方市东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朝中晚期,华瓷不仅畅销亚非各国,还开始大量销往欧洲、拉丁美洲。这一时期外销瓷器的品种款式更趋多样化,有青花瓷、釉上红绿黑色的三彩瓷器,有细瓷也有比较粗的日用瓷。1864-1791年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华瓷的进口,约2.15亿件华瓷被运到英国。华瓷贸易促进了中外人员交往和中外制瓷工艺交流,中国制瓷技术逐渐流传到日本、意大利等国。这一时期中外陶瓷贸易蓬勃发展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欧洲民族国家的殖民扩张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原始资本积累的迫切要求、西方兴起的陶瓷收藏风潮、中外政府对海外贸易政策的调整等多种因素交错作用的结果。明中晚期至清中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陶瓷大量外销的巅峰时期,中外陶瓷贸易的蓬勃发展加速了这一时期中外文化交流,为中西文化融合和文明世界进步作出了重要而独特的贡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中晚期至清中期中外陶瓷贸易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中晚期至清中期中外陶瓷贸易发展的影响。
2022-05-1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东方市东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主张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是
A.以人为本B.民本思想C.天人合一D.天下为公
2022-05-1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东方市东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晚明时期到清朝中期,约有500名耶稣会士来华,中国人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大炮铸造法、历法、绘图、算术、天文、几何等西方文明,这为中国提供了使其自身现代化的机会。但这一缕微弱之光只在一小部分较进步的中国士大夫中隐约闪亮,中国的士大夫总体上对自己的文化遗产自负非凡,以至不承认需要吸收外来学识。与此同时,传教士也将汉学传回了欧洲,利玛窦翻译的《孔子四书》于1687年在巴黎出版,1682年耶稣会士向教皇呈现了400多部中国典籍译本。欧洲第一次领略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些大思想家如歌德、伏尔泰、亚当·斯密等成为中华文明的崇拜者。欧洲上空弥漫着进步的气息。

材料二   西方思想的涌入,始于鸦片战争前对《圣经》和宗教小册子的翻译。18611895年间,译著范围扩展到外交、军事、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其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这段时期,从英美国家翻译来的著作占全部的85%。1895年后,对西方作品的翻译不仅局限于军事和技术方面,还包括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社会结构、科学和哲学思想等方面。19021904年的全部译著中,社会科学占25.5%,历史和地理占24%,自然科学占21%,应用科学占10.5%,哲学和文学占11.3%,其中译著来自日本的占62.2%。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中外文化交流碰撞中,中国和西方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译著外国作品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原因。
2022-05-1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东方市东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为秦末部分起兵反秦、叛秦者的身份。
人物身份
陈胜、吴广屯长(秦军队下级官吏)
刘邦沛县泗水亭长(县以下治安官吏)
萧何沛县主吏掾(县令属吏)
曹参沛县狱掾(典狱长)
殷通会稽郡守
任嚣南海郡尉
由此推知,秦迅速败亡的重要因素是
A.底层民众反抗激烈B.六国贵族势力活跃
C.对外战争动员频繁D.地方治理体系崩溃
2022-05-10更新 | 1262次组卷 | 19卷引用:海南省东方市东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甲午战败后,西方列强步日本帝国主义后尘,开始占领和分割中国。国家面临着被瓜分的险境。下列挽救民族危亡的国家探索按时序排列准确的是
①“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②“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③“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②①④D.④③①②
2022-05-02更新 | 1097次组卷 | 12卷引用:海南省东方市东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