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这两个字最早是在一件青铜器上发现的,考古学家称之为“何尊”。“中”“国”两字最早都是象形文字。“中”本来是一面特殊的大旗,是商朝人为召集他的部队和民众集合用的标志。由于集合时这面旗帜总是处于中间,以后就衍生出“中心”“中央”“最重要的”等意义“。“国”(繁体为“國”)中间的“口”表示人,有几个口就是几个人,所以称为人口;“口”下面的一横表示一片土地,无论生活或生产都离不开自己的土地,所以还得有人拿着戈守卫;为了更安全,需要在四周筑上一道城墙。所以“国”实际上是有围墙的、有人守卫的一个居民点,一个聚落,一座城。

处于中心的、最重要的国,这就是中国。商与西周的国都很多,春秋初期还有1000多个。在这么多国中间谁有资格称为“中国”呢?只有最高的统治者,比如商王以及后来的周王,他们居住的地方才有资格称为“中国”。“中国”是天子所在的国。

到战国后期,只剩下秦、楚、齐、燕、韩、赵、魏七国和若干小国,所以诸侯都开始以“中国”自居。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秦朝,称皇帝,自然便称“中国”了。

以后历代王朝都自称为“中国”,“中国”概念从一个点扩大到整个国家,甚至包括边疆的少数民族的政权。比如契丹人建立辽朝,到辽朝后期,也认为自己是中国的一部分。南北朝时,南朝、北朝都称自己为“中国”,隋、唐统一以后它们都成了“中国”一部分。“中国”实际上成了这个国家的代名词。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开始有了“中华”和“中国”两种简称,以后基本都用“中国”了。

——葛剑雄《尊重地名就是尊重我们的文化历史》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一词在不同时期的含义。
(2)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实现祖国统一的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A.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B.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
C.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D.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022-07-21更新 | 132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2-2013学年海南琼海嘉积中学高二上质量监测历史试卷
3 . 1949年以来,不断有国家提出议案,建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但均因票数不够被支持美国的国家否决。1960年后,支持新中国的国家越来越多,最终占压倒性多数。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     
A.美国对华态度逐渐友好B.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浪潮
C.联合国的投票机制改革D.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优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41年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民族政策》一文中指出: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自治区,尊重蒙、回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这一政策(     
A.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
B.注重保障各民族的独立与发展
C.践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D.推动人民群众参加反蒋的斗争
5 . 庄票形成于清朝前期,是钱庄签发的一种票据,上面写有一定金额并由钱庄负责兑现。庄票不记名,无论何人持有,凭票即付,可代替现金流通。庄票的出现反映了当时(     
A.商品经济较为活跃B.金属货币流通量不足
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D.白银货币化发展趋势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尚书》认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面对战国的纷乱与战争,自我解释道自己本不好辩,是不得已而辩论。他提出天下“定于一”,也就是只有一统,才能解决社会问题。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在孟子看来,桀、封之失民,实际是失去了民心。反之,汤、武无敌于天下,就在于“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对进贤、任免和处置人都是比较重要的政事的问题,不能只听左右亲近和诸大夫的意见,还要听取国人的意见,并且还应该把国人的意见当作基本的依据。他提出“明君制民之户,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也轻。”他认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

——据《浅析孟子的民本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子提出民本思想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关于民本的思想主张。
2022-07-06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中央民族大学附中海南陵水分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表涉及军机处的一些现象。表中变化(     
清初“奏折直达皇帝,臣僚不得与闻”成为成例
乾隆时和珅“在军机时,虑人举发,凡有奏折,令具副本,关会军机处”
嘉庆时闲杂人等“借回事画稿为名”聚集军机处周围,虽经整肃好转,但是不久“折稿未达于宫廷,新闻早传于街市”
A.说明大臣专权现象严重B.反映了军机处的性质发生变化
C.显示出军机处规模扩大D.表明军机处的保密原则被破坏
2022-07-06更新 | 4480次组卷 | 35卷引用:海南省乐东思源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北京周口店的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反映了北京人(  )
A.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B.会种植庄稼
C.已经饲养家畜D.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2022-06-14更新 | 919次组卷 | 45卷引用:海南省西南大学临高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9 . 深圳经济特区在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中举足轻重。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回眸历史,愈加凸显出深圳经济特区的不一般,这个不一般就在于它是(       
A.多边贸易体制主导下的成果B.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的产物
C.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成就D.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2022-06-14更新 | 5351次组卷 | 50卷引用:海南省白沙县白沙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20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整为: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等等。上述调整(       
A.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B.是为武装反抗国民党进行社会动员
C.表明党的中心工作以夺取城市为目标D.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的支持
2022-06-09更新 | 10770次组卷 | 105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海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