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大会上说道:“因为我汉人有政权才是有国,假如政权被不同族的人所把持,那就虽是有国,却已经不是我汉人的国了。我们想一想,现在国在那里?政权在那重,我们已经成了亡国之民了”。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明孙中山带有狭隘民族思想B.该言论有利于鼓动民众发动革命
C.反映孙中山创立民国的思想D.反映的是孙中山旧民族主义思想
2020-03-2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胡锦涛《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推动”主要体现在
①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②推动了新的救国救民的思想传播
③显示了新的阶级力量的作用
④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③④
2018-01-09更新 | 215次组卷 | 19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14届高三下期最后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各机关及学校的部分放假日期。这些节假日的设立意在(     
放假日期放假事由放假天数
1月1日中华民国开国纪念一天
3月12日总理逝世纪念一天
3月29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殉国纪念一天
7月9日国民革命军誓师纪念一天
10月10日国庆纪念一天

A.突出国民党对民国的“缔造之功”B.构建与政治统治一致的意识形态
C.强化国民政府对社会生活的控制D.借助于法制宣示自身政治合法性
2023-01-2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艺术班)试题
4 . 1919年,北京《晨报》副刊出版了《劳动节纪念》专号,这是中国报纸第一次出专号纪念这个节日,反应并不热烈。1920年则不同,在工人群众以及广大的青年和知识分子中已经有了强烈的反应,在全国的许多城市都举行了集会、讲演或示威游行,同时全国许多报刊报道了各地庆祝“五一”的情况。这个变化表明五四运动后(     
A.工人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B.工人阶级壮大扩大了社会影响
C.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新D.马克思主义受到社会普遍认同
2023-01-25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艺术班)试题
5 . 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某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2022-02-17更新 | 660次组卷 | 99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32年2月底,国立武汉大学全校师生陆续迁往珞珈山新校舍;3月7日,时任武大校长王世杰发表讲话:“本来,关于新校舍建筑告一段落,我们是打算在这里举行一个纪念仪式的,但目前国难日亟,仪式将延到一个相当时期举行。”“国难日亟”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B.国民政府第五次“围剿”革命根据地
C.官僚资本主义巧取豪夺激化矛盾D.日本在东北和华东地区不断扩大侵略
7 .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精神标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伟大精神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全历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百年来,尽管时代主题和历史任务发生了变迁,但一系列伟大精神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不断得到传承和弘扬,并不断丰富其内涵,从而展现出精神谱系的一脉相承性。

——摘自王炳林《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 



(1)根据材料一,在图中A、B、C、D四处标注出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诞生的对应位置。结合所学,概述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

材料二   经此一战,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帝国主义再也不敢作出武力进犯新中国的尝试,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经此一战,中国人民彻底扫除了近代以来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耻辱,彻底扔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中国人民真正扬眉吐气;经此一战,中国人民打败了侵略者,震动了全世界,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彰显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锻造了伟大的        精神。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在“         ”处写出此战锻造的伟大精神。指出此战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并列举两位志愿军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意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8月1日,《人民日报》升格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成为传播中国共产党声音的喉舌。每逢建党节,《人民日报》通常会以社论的形式表达纪念。下表为不同时期"七一社论"的词频分布。


——摘自齐卫平,樊士博《中国共产党建党记忆的话语变迁与逻辑建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人民日报》高频词汇的变化概括一个主题,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表述成文,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6-06更新 | 624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二)
9 . 1948年共产党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口号提出后得到社会各界和民主党派的热烈响应。这一现象说明
A.结束国民党统治是人心所向B.国民党的统治已经土崩瓦解
C.政治协商制度已初步建立D.解放战争已取得战略性胜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中共中央在全面抗战一周年纪念日上发表文章并指出:“溯自卢沟桥事变以来,蒋委员长统筹全局,前线将士英勇奋战,各党各派精城团结,全国人民协力救亡,前仆后继,屡摧强寇,使我民族精神为之振奋,国际视听为之改观,最后胜利之始基为之奠定……”这表明
A.广大民众呼吁国共开展合作B.国人对抗战胜利充满信心
C.中共中央重视维护统一战线D.抗战形势已发生重大转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