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英命。与辛亥革命相此,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源,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

材料二   但无论如何,中国都能与两者(苏联人民战线与英美民主联盟)很好地协调起来。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同时,它能被英美民主联盟接受为一名,不妨说,光荣的成员。至少在亚洲的环境中,蒋介石领导下的统一的中国表现出战时所能期望的民主。当时尽管很少有人声称中国正在为民主而战,但是十分明显,中国人民正拒绝屈服于犯下像南京暴行那样的抢劫和屠杀罪行的法西斯侵略者。整个1938年,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赢得了美国和英国的敬佩。

——(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
2021-05-28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自主,站起来的中国人以平等的身份登上世界舞台,逐步走向外交的辉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据图1,中印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确立的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该原则的确立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据图2,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什么方针打破了会议僵局,推动会议圆满成功?
(3)据图3,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什么重要意义?
(4)据图4,尼克松访华对于中美两国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为什么说中美关系的改善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材料二   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

——中央电视台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


(5)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外交方面说明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
2020-02-1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重庆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2015年9月3日的大阅兵引起了小明的历史兴趣,以下是他对阅兵四个英模方阵的解说词,解说正确的是
选项英模方阵解说
A“东北抗联”英模部队方队中国共产党联合各路抗日武装组成的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B“华南游击队”英模部队方队中共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使敌后战场的作用取代正面战场
C“平型关大战突击连”英模部队方队平型关大捷是新四军取得的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D百团大战“白刃格斗英雄连”英模部队方队在华中举行的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史书记载:西汉文帝曾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 年判案多少起?收支多少钱粮?”周勃惶恐不能答。左丞相陈平辩解说,这些都不是承相的事情,“使公卿大夫, 主管具体事务的官员都尽到自己的职责,才是承相之责”。这里强调丞相的职能是
A.管理督促百官B.决定国家大事
C.负责上传下达D.专司行政之事
2020-11-2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2019-01-30更新 | 2427次组卷 | 62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的英国农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史称农业革命,成为英国成功起飞的要素。光荣革命后议会以立法形式推动圈地,使土地高度集中于贵族等大土地所有者手中,农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大土地所有者利用其资金和技术优势,对土地进行改良,使用新工具和技术、引进新作物品种,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例如铁犁、收割机、脱粒机等农业工具和机械逐步推广,引进了马铃薯、甜菜、甘蓝、三叶草等作物,增强土地肥力,化解冬春季节牲畜饲料短缺的问题,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据统计,18世纪上半叶,英国的谷物产量增幅达到11%,保障粮食的充足供应,还有部分谷物出口。羊毛产量从1695年的4000 万吨增长到1805年的9400万吨。大地产者、贵族还将土地的收益投入到运河的建设,开发矿山等经营活动中。小农无力进行这些改良,被逐渐驱逐出市场,慢慢的破产了,从而沦为农业工人或城镇劳工。

摘编整理自钱乘旦《英国通史:第四卷转型时期》

材料二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本文以信念目标情境工具这一路径来解读近代中国城乡关系演变。国家信念决定国家战略与发展目标,不同的情境和阶段性目标决定不同的制度安排;而不同发展阶段目标的转换、情境的变动以及工具的更替则归结为制度变迁。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城乡关系演变如下图所示。

摘编自张露《中国工农城乡关系:历史演进、基本经验与调整策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 世纪英国农业革命的实质,分析农业革命如何推动英国工业化发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格①、②内容进行完善,并对富国阶段的城乡关系进行说明。(说明需结合图中的各要素进行)
2024-01-0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4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不能认为从远古起就已统一成今天这个样子了。那就不免有些忽视了各族人民千百年来开发、战斗的艰辛而曲折的历程,才终于缔造成这个“统一”。 而且, “统一” 是分大小层次的,从地区性的到全国性的,“分裂” 酝酿了 “统一”, “分裂” 为 “统一” 铺平了道路。历史上各民族间的交往、迁徙乃至相互冲撞,最终融铸成“中华民族”的统一整体。

——摘编自武尚清《白寿彝先生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在解读材料基础上提出观点,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8 . 下图是l9世纪50-70年代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图,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厘金:为镇压太平天国,在国内设关卡,依商品数量或价值征约百分之一的税)
A.政府强化对关税控制B.百姓的赋税徭役负担逐步减轻
C.农耕经济的持续衰退D.商品经济发展和通商口岸增加
9 . 对如表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1814—1936年中国国民收入(1936年币值:亿元)
年份农业/%工矿交通业/%服务业/%国民收入总计年平均增长率/%
188769.5210.0820.67143.64—0.64
191468.2213.2818.50187.641
193664.5115.5319.97257.981.45
①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   ②近代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③民生得到了显著改善   ④工业化需要国家政权的推动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10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试图拉拢美国一同侵华,但美国则拒绝了这一提案。对此美国国务卿菲什向驻华公使镂斐迪指示: “你要向中国表示美国的诚意⋯⋯同时,清政府须履行它同美国经由各项条约或协定所承担的一切诺言和义务”。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巩固其在华条约体系B.列强维护中国的主权完整
C.中美关系走向缓和状态D.美国捍卫了领事裁判权
2023-10-04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