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匈奴部族降汉者为数不少,汉武帝对他们依势力大小授以侯爵、封地和封户,“乃分徙降者边五郡故塞外,而皆在河南,因其故俗,为属国”,并建立制度对其进行管理。

唐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羁縻府州,都督、刺史等职级高者为中央所任命的官员,而职级低的则多由少数民族部落首领世袭。

元朝管理少数民族的另一项政策是土司制度。土司制度兴起于云贵地区,针对分散而世代聚集的少数民族部落,以招抚之策,凡率部归附者,即授予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官职,使“各从其俗,无失常业”。

——摘编自马艾《经济,文化,制度三维向度中的古代多元一体民族关系格局——兼论古代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标志》

材料二   明王朝对西南地区的治理也不全依靠“土官、土吏”,“土流参治”的情况也存在。面对辽阔的区域,清王朝初期也沿用了明王朝的一些制度,尤其是在西南部地区沿用了土司制度。但是,这种状况在雍正时期出现了根本性变化,“蛮悉改流,苗亦归化”。清廷对新疆、西藏地区的治理也变得更加具体而深入。乾隆年间设置伊犁将军对新疆进行管理,下设都统和诸多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领队大臣、协办大臣等分管伊犁等地。

——摘编自李大龙《从天下到中国:多民族国家疆域理论解构》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由汉至元民族政策的共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从汉代至明清时期民族政策的变化及变化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新石器时代晚期,牛河梁文化墓葬遗址出土的有随葬镯环类佩饰、随葬镯环与动物形玉及复杂造型玉佩三类且呈现不同组合方式,并与墓葬形制、规模及位置形成一定的对应关系。这说明牛河梁文化时期(     
A.开始出现等级分化B.礼器制度逐渐形成
C.国家权力趋于集中D.阶级社会发展迅速
3 . 戴逸在《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中说道,直到18世纪,当时正处在清朝的康雍乾盛世…如果只把它和汉、唐、元、明作纵向比较,而不进行世界性的横向比较,中国封建社会看起来仍具有活力。作者意在说明(     
A.中国封建制度仍有可取之处B.世界各国发展都超过了清朝
C.同时期君主专制制度较优越D.盛世之下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宋刑统•侵巷街阡陌》规定,凡是侵占街道、巷道、乡道来搭建经营的,都要罚以70大板。京城组建街道司,负责维持市场秩序、卫生、交通等情况。据此可知,宋代(     
A.宋代街道治理混乱B.政府放弃重农抑商
C.坊市制度彻底打破D.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历史学家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中说到,清末的中国人认为自己的重大责任不外乎是“富国强兵”,而“五四”期间的中国人与之不同,他们明白当前的急务是把中国从列强的辖制下解救出来,他们团结群众的口号是“救国”。他意在强调
A.清朝末年中国人思想未觉醒B.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C.五四运动促成了民众的觉醒D.国人觉醒起始于五四运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施琅,字琢公,福建晋江衙口人。初为明总兵郑芝龙部下左冲锋。顺治三年,师定福建,琅从芝龙降。从征广东,戡定顺德、东莞......成功窜踞海岛,招琅,不从。成功执琅,并絷其家属。琅以计得脱,父大宣、弟显及子侄皆为成功所杀。

康熙元年,迁水师提督。时成功已死,其子锦率众欲犯海澄。琅遣守备汪明等率舟师御之海门,斩其将林维,获战船军械。三年,加靖海将军。七年,琅密陈锦负隅海上,宜急攻之。召诣京师,上询方略,琅言台湾计日可平。事下部议,寝其奏。因裁水师提督,授琅内大臣。二十年,锦死,子克爽幼,诸将郑国轩、冯锡范用事,内阁大学士李光地奏台湾可取状,因荐琅。上复拜琅福建水师提督,谕相机进取。二十二年六月,琅自桐山攻克花屿、猫屿、苹屿,乘南风进泊八罩。琅遣游击蓝理以乌船进攻,敌舟乘潮四合。琅乘楼船突入贼阵,流矢伤目,血溢于帕,督战不少却,遂取澎湖。克爽大惊,遣使诣军前乞降。琅疏陈,上许之:八月,琅统兵入鹿耳门,至台湾。克爽率属剃发,迎于水次,缴延平王金印。

台湾平遣侍郎苏拜至福建,与督抚及琅议善后事。有言宜迁其人、弃其地者,琅疏言台湾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并绘图以进,上命允行。琅又疏请克爽纳土归诚,应携族属俱诣京师。诏捷克爽公衔。人谓琅必报父仇,将致毒于郑氏。琅曰:“绝岛新附,一有诛戮,恐人情反侧。吾所以衔恤茹痛者,为国事重不敢顾私也。”三十五年卒于官,年七十六,葬惠安黄塘,赠太子太保。子世纶、世骠,自有传;世范,袭爵。

——据《清史稿∙施琅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施琅的人生经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施琅的历史贡献。
2022-03-14更新 | 209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2022届高考热身模拟历史试卷(二)
7 . 中国历史上的“第二货币”——粮票

1993年,粮食实行了敞开供应,粮票随之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结束了自1955年问世以来流通功能。长达近40年的“票证经济”就此落幕,人们购买粮食及其制品,再也不用为没有粮票而发愁了。与之直接相关的是
A.中共十四大的召开B.改革开放的开始
C.中共十五大的召开D.脱贫攻坚的进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太平军在1953年1月12日攻陷武昌后,内部对下一步的打算做了非常激烈的讨论,有入川之议、北进襄阳取中原之议,还有南下取金陵之议,洪秀全授意杨秀清一方面出版《建天京于金陵论》的小册子为定都天京造势,另一方面搬出看家“法宝”——“天父下凡”,假借“天父”之口命令大伙去南京,说那是“小天堂”,是“新耶路撒冷”,为定都天京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从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可知
A.太平天国具有浓郁宗教思想B.为天京事变埋下隐患
C.太平天国放弃了北上的计划D.洪秀全地位受到挑战
2022-03-14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2022届高考热身模拟历史试卷(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汉朝建立之初无为而治,中央各部门与地方各郡(国)县人才济济,像贾谊这样的大才子也被闲置。汉初任用官员的主要依据是
A.考试成绩B.军功爵位
C.考核品级D.出生门第
2022-03-14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2022届高考热身模拟历史试卷(二)
10 . 论述题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所提出的新概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 下简称《决议》)也强调:“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由此可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凝练,又是未来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指向,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有力回应。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形势风云诡谲,变幻莫测。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供应链日趋裂解,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势头渐盛,南北差距持续扩大,部分地区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在西方“普世价值”话语业已破产的情势下,发展中国家如何去追求并实现现代化?这便成为每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其辉煌的成就显著提升了中国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为全球发展与稳定贡献了中国智慧,因而可以鲜明而有说服力地回应这一时代课题。

——摘自《学习强国》作者系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简要分析中国人民是如何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探索的。(要求:表述清晰,论证充分,史论结合。)
2022-03-14更新 | 367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2022届高考热身模拟历史试卷(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