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B.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C.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D.儒家的义利观念逐渐被社会抛弃
2 . 蔡元培任校长后,锐意改革。他认为:“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众之最高学府”,“无论何种学派······听他们自由发展。”此举旨在(     
A.北京大学缺乏学术研究空气
B.阻止袁世凯复辟帝制
C.让新思想能在北京大学得以传播
D.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2022-03-16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2022届高考热身模拟历史试卷(一)
3 . 康有为在《与南北美洲诸华商书》中说,中国人民“公理未明,旧俗俱在”,没有进行革命的资格。章炳麟争锋相对,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明确指出:“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章炳麟的思想主旨是(     
A.实现民主共和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C.仍然坚持君主立宪制,走改良主义道路D.发表文章诽谤革命
2022-03-16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2022届高考热身模拟历史试卷(一)
4 . 戴逸在《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中说道,直到18世纪,当时正处在清朝的康雍乾盛世…如果只把它和汉、唐、元、明作纵向比较,而不进行世界性的横向比较,中国封建社会看起来仍具有活力。作者意在说明(     
A.中国封建制度仍有可取之处B.世界各国发展都超过了清朝
C.同时期君主专制制度较优越D.盛世之下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宋刑统•侵巷街阡陌》规定,凡是侵占街道、巷道、乡道来搭建经营的,都要罚以70大板。京城组建街道司,负责维持市场秩序、卫生、交通等情况。据此可知,宋代(     
A.宋代街道治理混乱B.政府放弃重农抑商
C.坊市制度彻底打破D.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历史学家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中说到,清末的中国人认为自己的重大责任不外乎是“富国强兵”,而“五四”期间的中国人与之不同,他们明白当前的急务是把中国从列强的辖制下解救出来,他们团结群众的口号是“救国”。他意在强调
A.清朝末年中国人思想未觉醒B.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C.五四运动促成了民众的觉醒D.国人觉醒起始于五四运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施琅,字琢公,福建晋江衙口人。初为明总兵郑芝龙部下左冲锋。顺治三年,师定福建,琅从芝龙降。从征广东,戡定顺德、东莞......成功窜踞海岛,招琅,不从。成功执琅,并絷其家属。琅以计得脱,父大宣、弟显及子侄皆为成功所杀。

康熙元年,迁水师提督。时成功已死,其子锦率众欲犯海澄。琅遣守备汪明等率舟师御之海门,斩其将林维,获战船军械。三年,加靖海将军。七年,琅密陈锦负隅海上,宜急攻之。召诣京师,上询方略,琅言台湾计日可平。事下部议,寝其奏。因裁水师提督,授琅内大臣。二十年,锦死,子克爽幼,诸将郑国轩、冯锡范用事,内阁大学士李光地奏台湾可取状,因荐琅。上复拜琅福建水师提督,谕相机进取。二十二年六月,琅自桐山攻克花屿、猫屿、苹屿,乘南风进泊八罩。琅遣游击蓝理以乌船进攻,敌舟乘潮四合。琅乘楼船突入贼阵,流矢伤目,血溢于帕,督战不少却,遂取澎湖。克爽大惊,遣使诣军前乞降。琅疏陈,上许之:八月,琅统兵入鹿耳门,至台湾。克爽率属剃发,迎于水次,缴延平王金印。

台湾平遣侍郎苏拜至福建,与督抚及琅议善后事。有言宜迁其人、弃其地者,琅疏言台湾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并绘图以进,上命允行。琅又疏请克爽纳土归诚,应携族属俱诣京师。诏捷克爽公衔。人谓琅必报父仇,将致毒于郑氏。琅曰:“绝岛新附,一有诛戮,恐人情反侧。吾所以衔恤茹痛者,为国事重不敢顾私也。”三十五年卒于官,年七十六,葬惠安黄塘,赠太子太保。子世纶、世骠,自有传;世范,袭爵。

——据《清史稿∙施琅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施琅的人生经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施琅的历史贡献。
2022-03-14更新 | 209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2022届高考热身模拟历史试卷(二)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全国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19789月,邓小平到东北三省考察。他自己说,我这是到处点火……当时担任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的王思茂回忆说:“……过去有些不敢想的问题,现在敢想了;过去不敢讲的问题,开始敢讲啦。”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邓小平主持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邓小平是如何使中国人民富起来的?
2022-03-1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2022届高考热身模拟历史试卷(一)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

——摘编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戊戌变法。
10 . 论述题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所提出的新概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 下简称《决议》)也强调:“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由此可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凝练,又是未来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指向,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有力回应。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形势风云诡谲,变幻莫测。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供应链日趋裂解,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势头渐盛,南北差距持续扩大,部分地区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在西方“普世价值”话语业已破产的情势下,发展中国家如何去追求并实现现代化?这便成为每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其辉煌的成就显著提升了中国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为全球发展与稳定贡献了中国智慧,因而可以鲜明而有说服力地回应这一时代课题。

——摘自《学习强国》作者系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简要分析中国人民是如何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探索的。(要求:表述清晰,论证充分,史论结合。)
2022-03-14更新 | 367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2022届高考热身模拟历史试卷(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