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 道试题
20-21高二下·上海浦东新·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什库天主教堂的樊国果记载义和团“劫掠焚杀,逾土匪”。清朝大臣刚毅却说:“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他们对义和团的不同描述主要是由于
A.所见所闻不同B.社会阅历不同C.时代观念不同D.立场视角不同
2021-09-08更新 | 321次组卷 | 7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据《史记》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卫国经商有方,成为著名的大商人,遂携束帛重礼去拜访诸侯,所到之处,诸侯与之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出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宗法分封制逐渐趋向瓦解B.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C.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D.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推崇
2020-11-20更新 | 476次组卷 | 27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唯存中书舍人。”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A.加强内阁权力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D.实现权力制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罗家伦《革命文献》记载:“段祺瑞、冯国璋、曹锟等袁氏心腹联名致电袁氏:变更国体,民信不孚,干戈四起,大局之危,可翘足而待,惟有速下罪己令,去奸谀之徒,收已去之人心,复共和之旧制,国势可定。”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A.护国运动取胜的原因B.二次革命爆发的原因
C.护法运动取胜的原因D.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史料记载:“世祖章皇帝(顺治帝)亲政之初,即日至票本房,使大学士在御前票拟。康熙中虽有     拟旨之例,而机事仍属     。雍正以来,本章归内阁,机务及用兵皆     承旨……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矣。”其中空白处依次应填入
A.南书房——内阁——议政王大臣B.南书房——宰相——军机大臣
C.中书省——南书房——参知政事D.南书房——内阁——军机大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大明会典》是记载明代典章制度为主的官修史书,始纂于弘治十年(1497)。该书没有将内阁”单列章目,仅将内阁职权附于翰林院(最高学术机构)之下。这主要是因为
A.内阁是翰林院的下设机构之B.内阁地位无足轻重没有实际权力
C.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D.内阁权力的膨胀威胁到皇帝专权
2020-06-0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统一考试复习检测(二)文综历史试题
8 . 《吕氏春秋》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按天地人三层定题论述,论证统治的长久性要以“大道为准,治国要取法天地、自然。该书记载:汤见祝网者,置四面,其祝曰“从天堕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入吾网”。汤日:“嘻!尽之矣。非桀,其熟为此也?"汤收其三面,置其一面…汉南之国闻之日:“汤之德及禽兽矣!"四十国归之。《吕氏春秋》这一记载旨在劝诫统治者
A.治国要取法自然,布德施仁B.谋求统一须道法术并用
C.生存要效法商汤,保护生态D.长治久安贵在笼络人心
2020-06-07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统一考试复习检测(一)文综历史试题
9 .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于是汉患之,高帝乃使刘敬奉宗室女公主为单于阏氏,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各有数,约为昆弟以和亲。……(武帝时)汉使四将军各万骑击胡关市下,将军卫青出上谷,至茏城,得胡首虏七百人。”这段记载说明了西汉对匈奴的政策发生了变化,政策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A.由和亲变为打击其侵B.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C.汉武帝的执政风格D.匈奴和汉族的联系加强
10 . 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病死后,成王年幼,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政,引起管叔,蔡叔等贵族的不满,纣子武庚拉拢二叔起兵,经过三年苦战,才被平定,战后,周公意识到分封势在必行,在“吊二叔之不咸”之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二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材料三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决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随意推者也。不待始皇并天下,而文物之道尽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初实行分封制的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概述有关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信息。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你认为西周制度设计上存在什么缺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