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卷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所示中央官制开创于哪个朝代被称作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二的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3)材料三中元朝在地方实行的是什么制度?有何意义?
2022-02-1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邓小平家中挂有一幅《双猫图》。一只猫毛色雪白,茸毛轻柔,另一只猫毛色乌黑,黑黑透亮。画的上方,是几行道劲苍老的题词:“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的就是好猫。”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邓小平理论怎样的思想精髓(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一国两制”、祖国统一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22-06-05更新 | 248次组卷 | 27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图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56各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

——邓小平


(1)材料一-中图1是一部什么性质的法律?它的颁布尽管未能够维护住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但是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图2所示重要文件是哪次会议制定?该文件具有怎样的性质?
(2)材料二中宪法条文规定我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我国政党制度是什么?
2021-01-24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据此判断该图反映的是(  )
A.唐代完善中央集权B.宋代加强中央集权
C.元代发展君主专制D.明代强化君主专制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



图3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反映的政治制度并说明图2所示的政权结构出现于何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3所示政权结构的法律依据及结束时间。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政治演变的主要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右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下列对此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东北抗日联军最早开始抗战B.国民革命军是抗战的决定性力量
C.外国援助是抗战胜利的保证D.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
20-21高三下·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为史籍中有关汉代经济的相关记述。据此可知,当时
记述出处
鲁人曹邴氏,“俯有拾,仰有取,贳贷行贾遍郡国”。齐刁间“逐渔盐商贾之利”“连车骑,交相守”“起富数千万”《史记·货殖列传》
“重装富贾,周流天下,道无不通,故交易之道行”《汉书·伍被传》
“长安市有九,各方二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凡四里为一市”《三辅黄图》
A.商业发展得益于政府政策B.商品经济取得一定发展
C.交通便利推动了商业发展D.长途贩运贸易发展繁荣
8 . 近代以来,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苦苦探索民族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几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中国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19世纪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甲午战争,20世纪日本又一次发动了侵华战争。两次战争中国军民都进行了英勇顽强、浴血奋斗的抗争,但战争的结果却截然相反。

材料三  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层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浮雕镌刻着170多个人物形象,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28年来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斗争史实。


材料四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山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90年波澜壮阔,90年壮丽辉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1840至1900年列强发动四次侵华战争是怎样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史上日本两次侵华战争中国一败一胜的主要原因。
(3)写出材料三中四幅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二、图四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4)材料四中的“八一枪声”指哪一次起义?起义有何意义?“长征壮歌”中被称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哪一会议?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1840年以来的民主革命中中国各阶级前赴后继,英勇斗争,请例举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所进行的重大革命斗争。
2021-01-24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的交通建设,在道路和河渠方面,以及馆含邮驿,都很注意。道路之开辟者,有驰道,通西南夷道,通南越道,褒斜道,回中道,子午道,飞狐道,马援所刊道和峤道。尤其秦之驰道,“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为驰道之丽至于此,使其后世曾不得邪径而托足焉。”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材料二   在一个国家的内地交通方面,人们从未见过任何革命能够比得上英国在几年时间内所实现的那种革命。谷物、煤炭、各种货物的运输,几乎只需以前所用的马匹的半数。商业旅行快了一倍以上。农业进步与商业进步并肩前进。一切都呈现繁荣的样子,我们的一切出产都增加了价值,作为这个大运动的枢纽的东西就是我们道路的改革。

——摘编自【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1)根据材料概括秦汉时期道路修建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道路修建的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说明英国“道路改革”的背景,并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交通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