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历了15年漫长历程。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复关”申请,此后数年谈判没有实质性进展。1992年10月以后,前期谈判的核心问题才迎刃而解。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C.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D.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2023-06-14更新 | 4285次组卷 | 33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都长安布局对称、规整宏大、道路宽敞;宋都开封人口众多,但不按唐制,布局灵活,城内拥挤街道较窄、路网密布。引发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宋初加强集权B.地理位置差异C.城市商业发展D.宋朝积贫积弱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由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论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前后期宣传的思想有何变化?简要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图片是20世纪20年代前后影响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重要事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幅图片撰写解说词。
2022-06-2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历史试题(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日本侵华时期,日军在沦陷区既发行日本公债也发行伪政权公债。仅1939年,日军在华北就发行过八次公债。在伪蒙疆地区,日军推行“中国事变爱国公债”,发行“福利”奖券,用日本公债换取伪蒙疆现钞,用于购买各种生产资料、土地,开办工厂。这一举措(     
A.说明日本重视沦陷区的经济建设B.推动了伪满洲国政权的建立
C.表明日本的侵华目标发生了变化D.反映了日本“以战养战”的策略
5 . 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这一变化(     
A.反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说明列强侵华策略的转变
C.说明中国被列强瓜分完毕D.严重削弱了列强在华势力
2023-03-02更新 | 420次组卷 | 48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清朝康熙时期允许四口通商,到乾隆时期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这种变化反映出清政府(     
A.推行“闭关锁国”政策B.积极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C.提高了官营手工业地位D.改变了“朝贡贸易”体制
7 . 西周时,士大夫在日常交往中态度恭敬、敬语连连。表达意见时,或遵先王遗训,或引经据典,力求做到婉转以达意。春秋时期,士大夫语言已表现出较多的随意性,不注意语态而“多言”,从个人利益出发赋诗言志,进而断章取义。这一变化折射出(     
A.中枢决策机制的调整B.宗法分封秩序的松动
C.诸侯王间矛盾的缓和D.专制集权权威的削弱
8 . 1842年清政府签署《南京条约》后,中国受制于治外法权,处处受列强欺凌;1945年8月,中国成为新成立的联合国组织永久且核心的角色,同时是唯一的非欧洲、北美洲成员国。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国共两党有着共同政治目标
C.中国在抗日战争作出重要贡献D.美苏两国对中国的大力支持
9 . 下图为建国后画家张世简创作的宣传画《向毛主席报喜》,据此可知当时(     
A.人们急切盼望改变落后面貌B.农业生产出现革命性变化
C.绘画遵循现实主义艺术原则D.土改完成调动生产积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初朱元璋建立等级分明的服饰制度,对“士农工商”的服饰进行严格规定。到明朝中后期,社会上服饰僭越违制的现象不断增多,成为一股官府无力遏制的势头。此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明中后期
A.自由平等意识的增强B.小农经济进一步发展
C.商品经济发展的冲击D.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