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曾国藩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他通过严苛的修身和言传身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的重要传承者。曾国藩的思想中包含了大量有关劳动的内容。他热爱农事,晚年总结四条修身经验,其中之一就是“习劳”,即练习、劳动和勤劳,认为劳动可以强健身体。曾国藩将劳动等身体活动视为养生之法宝,认为农业劳作还有陶冶情操、保持身心健康的功能。曾国藩把劳动视为修身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劳动习惯有利于勤苦耐劳品质的形成。他自幼勤奋好学,笃信读书求知要有恒,一生以勤为本,坚持勤劳刻苦。曾国藩不仅将劳动视为治生之道,而且把勤劳看作治家之道,将它视为家族兴盛的根本。曾国藩虽然不是专于劳作的乡间农民,但对农业生产技术却表现出了难得的热情和钻研精神。

——摘编自钱朝军、田密《曾国藩劳动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概括曾国藩劳动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曾国藩劳动思想的当代价值。
2024-02-25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江苏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2 . 西周绷国(今山西省绛县)墓地发掘出土的一个铜簋中保存有大量的炭化物,考古学者分析了样品的碳氮含量和同位素比值,推测铜簋内曾盛有煮熟的大米及肉类——“羹”,这一与文献记载相悖的结论,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这表明(     
A.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B.文献价值有赖于当代学者阐释
C.文献记载必须得到出土文物印证D.科技考古有助于探求历史真实
2024-02-27更新 | 179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江苏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3 . 下图是2009年4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韩城市盘乐村发现的宋代古蒸壁画,该壁画生动反宋代戏场面。画面中四名丑角演员动作各异,表演生动。该壁画
A.代表了宋代宫廷画的技艺水平B.反映了宋代雕版印刷技术的成熟
C.证明戏剧艺术在宋代已经成熟D.是研究宋代戏剧人物的实物史料
2021-05-07更新 | 21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美国皮博迪·艾塞克斯博物馆收藏的1700一1720年福建德化窑烧制的荷兰家庭白瓷雕像,它生动地展示了荷兰人的生活场景。由此可推知(     

A.中国产品在美国颇受喜爱B.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
C.东方的价值理念倍受推崇D.中国瓷器生产提供个性定制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铁路在观念和实践上均被赋予了广泛的功能性价值。铁路既是民族危机的主要载体,也是救亡图存的工具。对于这两种角色的扮演,我们都可以找到充分的证据,还原其不同的形态。

   

注:中东铁路:原名东清铁路,俄国建成于19037月,1920年起东清铁路始称中国东省铁路。简称中东铁路或中东路。

南满铁路:日俄战争(1904年)后,沙俄把东清铁路南满支线的长春至大连段转让给了日本。这段铁路改称为南满铁路。

北宁铁路:清政府始建于1880年唐山至胥各庄段。1912年全线通车。

平绥铁路:又称京张铁路,清政府建成于190910月,总工程师为詹天佑。

津沪铁路:南京浦口以北段称津浦铁路,是清政府借款建成最长的一条铁路。19086月开工建设,191211月全线通车。

胶济铁路:德国修建成于1904年。

——据马陵合《从救国至治国:国家视野下的近代中国铁路功能演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铁路·缩影”的主题,阐释中国近代前期的铁路发展(要求:题目自拟,表述成文,叙述完整;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11-15更新 | 231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1-【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苏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晚清台湾产樟脑每石售价50元,利润达30%以上,行销日广,价值日增,西人甚爱。清廷于是将樟脑贸易改为官办,引发洋人“自由贸易”之争。1868年,英军开往安平港口,闽浙总督被迫渡台与英方订立《樟脑条约》,废除樟脑官办并进行赔偿。这反映了当时(     
A.洋务派官办产业路线已趋破产B.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依附性
C.台湾地区近代化水平高于内地D.清朝政府主动适应国际规则
2024-03-21更新 | 203次组卷 | 8卷引用:历史(江苏卷03)-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7 . 民国初年,有青年知识分子第一次看《新青年》时“见陈独秀大骂孔子,心中大怒,即弃书而走”。后来“由于好奇心的冲动,要看看他究竟怎么样骂法,又拿来看”。再后来“看到陈独秀驳康有为虚君共和的文章,以为陈独秀真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了”。这反映了(     
A.新文化给予了青年价值导向B.旧礼教的批判尚不彻底
C.封建思想仍然占据主导地位D.思想觉悟引发政治变革
2024-03-02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调研测试(零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中国处于一个中西新旧文化冲突融合的复杂阶段。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逐渐从整体性上反思与区分传统文化。陈独秀指出,“所谓君道臣节名教纲常,不过儒家之主要部分而亦非其全体”,儒家纲常名教“不足支配今之社会耳”,应当被社会潮流取代。李大钊认为诸如温良恭俭让、仁义等美德,是儒家思想留下的精神财富,“孔子之说,今日有其真价,吾人亦绝不敢蔑视”。后来,中国遭遇的外交屈辱引发了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反思。陈独秀认为,资本主义虽给西方国家带来了发达的工业,“却把欧、美、日本之社会弄成贪鄙、欺诈、刻薄、没有良心了”。另外,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在社会实践中逐步认识到新村主义与工读主义的空想性,并在与基尔特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的激烈论战后渐渐转向了马克思主义。

——摘编自吴向伟等《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与对马克思主义道路的选择》

材料二   社会主义思潮经历了时间和实践的淬炼,有的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被逐渐发扬光大;有的影响日渐式微,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任何制度要想有长久生命力,必须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了蓬勃生机,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根据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确实是历史的必然。

——摘编自陈浙闽《社会主义思潮及其历史价值》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主要主张。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2023-08-28更新 | 16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高考历史猜题卷(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平型关大捷后,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开展系列庆祝活动,全民族形成了关于该事件的社会共识。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国家权力,借助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媒体宣传等方式,再现了这一史事,使之成为中华民族革命精神的文化符号。这充分说明了(     
A.国家权力的介入强化了集体记忆B.共同记忆的构筑有益于价值认同
C.学校教育的实施培育了家国情怀D.大众媒体的宣传提升了英雄形象
2023-07-10更新 | 3929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假期检测(二)历史试题
10 . 秦统一六国前,当官为吏,一般须先有爵位,爵位往往靠军功获得。而秦始皇二十八年的琅邪台刻石所列名单中王绾、李斯等只有官名而未见爵称。刻石所列名单把列侯、伦侯置于丞相之前。据此推断
A.琅琊台刻石并不是可信史料B.秦统一前世家大族垄断仕途
C.秦始皇调整了治国为政策略D.秦统一后重视爵位得到扭转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