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明朝及清初,官员向皇帝奏事,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这两种文书都具有公开性,要经通政司阅览、登录,内阁票拟。康熙时,开始出现新的文书——奏折,上奏人撰写后不得泄密,不经过其他机构、官员,直达御前。从社会形态演变趋势看,奏折制度的形成
A.标志着君主专制体制达到了最高峰B.提高了宫廷决策效率
C.预示着君主专制体制即将走向尽头D.有利于皇帝了解下情
2021-03-28更新 | 250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A佳大联考·2021届高三拓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有丰富的劳动正义思想,如保障“制民之产”,落实土地“均”“正”,践行“薄其税敛”,重视按“劳”各得其分,尝试“与民分货”,倡导“取于民有制”。保障“制民之产”是抓住了保障劳动正义的根本;落实土地“均”“正”是践行劳动正义的基础;践行“薄其税敛”是落实劳动正义的重要举措;重视按“劳”各得其分是实践劳动正义的中心环节;尝试“与民分货”是推进劳动正义的必要补充;倡导“取于民有制”是改善劳动正义的重要措施

——摘编自刘伟雄、李连根《中国古代劳动正义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材料二   进入阶级社会后,尤其是前现代社会,相比神话英雄、宗教人物、王公贵胄,出现在艺术作品上的劳动者的形象相对稀少了很多。直到16世纪,在商业发达的北欧,一些画家不吝创作以劳动者为主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中,劳动者质朴、快乐的形象中不失愚笨的一面,这是因为当时的艺术家“对乡村农家的态度与莎士比亚相似,习惯拿乡下佬开心”。到19世纪中期,现实主义明确把劳动者当作主要描绘的对象,创作了很多传世的经典作品。如古斯塔夫·库尔贝1849年创作的《碎石工》、米勒1857年创作的《拾麦穗》等,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广大劳动者艰苦的劳作状态和艰辛的生活情景,实际上更是对当时社会制度的批评和拷问。

——摘编自郭广林《浅议近现代绘画与摄影里的劳动者形象》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中用勤劳和汗水、智慧和创造,营造了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的社会风尚,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壮丽篇章,涌现出大批劳动模范和鼓舞人心的劳模精神。在新时代,应重温劳模精神的丰富内涵,继续大力弘扬劳模精神。

——摘编自储新宇《弘扬伟大劳模精神铸就新的历史伟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劳动正义思想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艺术界对劳动人民态度的演变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代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的伟大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是宋明两代政府钱数、银数对照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社会经济持续发展B.经济结构发生异动
C.封建统治秩序稳定D.用银代钱趋势明显
2020-07-26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届高三二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西周早至中期,同姓公卿逐渐增多,异姓公卿逐渐减少;西周中至末期,同姓公卿逐渐减少,异姓公卿逐渐增多。西周各时期政权建构的变化说明
A.血缘纽带日益强化B.集权趋势有所加强
C.统治力量逐渐下降D.多元治理模式形成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史学家李时岳认为:近代中国存在向下沉沦和向上发展两种趋势。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国从独立国家变成半殖民地,并向殖民地演化,这表现为向下沉沦的趋向;另一方面,开始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封建经济结构解体,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表现为向上发展的趋向,在这方面,外国资本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讲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19世纪后期中国史的相关知识,以“近代前期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向”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图为唐代主要诗人分布图,据图可知
A.儒学复兴运动不断扩大B.历史传统影响文化发展
C.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缓慢D.文化重心北移趋势明显
2020-03-19更新 | 578次组卷 | 7卷引用:2020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高三考前演练(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北宋时期徽州地区开始出现比较著名的大商人。如朱熹的外祖父祝确经营的商店、客栈占徽州城的一-半, 号称“祝半城”;祁门程氏兄弟经商致富,号称“程十万”。这反映出当时
A.形成了区域性商人群体B.商品经济更进一-步发展
C.出现了士商合一的趋势D.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改变
8 . 下图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附: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据此可知 
A.居民生活水平降低B.社会经济活力增强
C.社会缺乏福利保障D.粮食生产呈下降趋势
2020-01-10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湖南省名师联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9 . 宋代“事亲孝,为兄友,处族义,与乡和”被认为是为人处世的天理。一些地方开始实行乡约制度,制定规约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以求扬善惩恶;各地方家族也纷纷制定族规家训,建家祠修族谱,规范族人言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理学的世俗化趋势
B.家族控制地方权力
C.新兴市民阶层崛起
D.宗法制度重新建立
2019-11-01更新 | 1315次组卷 | 4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望浏宁四县市2020届高三4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史角是西周末年周王室掌管“郊庙之礼”的史官,他被留在鲁国以后,经过数代相传,“郊庙之礼”并未失传,但他的后代已不是周王室的史官了,“郊庙之礼”便流传于民间。这反映出
A.周礼在春秋时期走向崩溃B.春秋时期的学术氛围宽松
C.鲁国对周礼的保存较完整D.文化逐渐下移的发展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