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下表为依据史料统计出的明朝中后期输入中国的白银数量。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此时中国向“以白银为基础的社会”的转变,欧洲和中国就不会有“价格革命”,也不会出现一个西班牙帝国。
时间(年)1571-15751576-15801581-15851586-15901591-1595
平均每年输入中国
白银(单位千克)

41048

124050

187591

202453

218506

对以上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①表格数据反映的是史实,学者观点属于历史解释
②学者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体现出“全球史”的视野
③新航路的开辟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④白银输入迅速增长,表明中国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列表格中的信息,匹配不正确的是(     
A《史记》纪传体通史,司马迁所著,记载了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帝的三千年历史
B《上林赋》汉赋,司马相如所作,文体介于韵文与散文之间,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
C《神农本草经》东汉时的医学著作,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D《周髀算经》西汉初成书,记载了求日高的方法,引用了勾股定理
A.AB.BC.CD.D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观点:甲午中日战争是两个从事现代化历一代人之久的国家间的一场重大较量,而双方现代化的程度决定着战争的结果。

项目中国日本
陆军实际参战部队10余万24万余人
枪械装备率85%100%
兵役制度佣兵制义务兵制
后勤保障无成熟兵站体系完善的兵站物流系统
军队医疗军中无明确的卫生医疗编制军中各级均设军医部
情报收集无专门情报机构发达的谍报网络

表格是某学者为说明阐述观点搜集的一个方面的材料。你认为还应补充哪些方面的材料?请结合所学说明理由。
4 . 某位同学在复习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整理了以下表格,表格内容因果逻辑关系对应准确的是
改革前的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A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农民耕种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B中原地区长期战乱,百姓流亡,以致“千里无烟”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C豪强地主隐瞒土地、人口,逃避赋税徭役设立三长制,推行均田制
D民族矛盾激化,威胁北魏统治发动对南朝的征讨
A.A
B.B
C.C
D.D
5 . 阅读以下的“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表格能够说明
年代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2408.11567.360∶40
天禧末年(1021年)2641.23874.040∶60
熙宁十年(1077年)2021.35117.228∶72
A.商税收入已经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B.北宋时期纸币成为市场流通的货币
C.宋代加强农村契约租佃关系的管理
D.边境榷场贸易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
2019-09-22更新 | 932次组卷 | 28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A卷)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规范应用史学方法,是历史学科的特性决定的,也是防止历史学习和研究中出现武断、附会和诈伪的有效武器。
方法一:提取史料信息
在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出土青铜器克罍(léi),其内壁铸有铭文,如图,铭文大意为:
周王对太保(周王室官职名,这里指任此职的召公奭(shǐ)说,你用(宣誓效忠的)盟誓和清酒来供奉你的君王。我非常满意你的供享,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管理和使用羌族、驭族、微族等六族。克到达燕地,接收了土地和管理机构。为纪念此事铸造了这件宝贵的器物。

(1)阅读这段材料,从中可以看出西周分封制的哪些信息?
方法二:归纳历史事实
大抵史料之为物,往往单举一事,觉其无足轻重,及汇集同类之若干事比而观之,则一时代之状况可以跳活表现。
——摘自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2)依据材料,说明归纳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有人认为,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通过立法的方式完成从“人治”向“法治”的过程。依据英法美等国的历史事实归纳说明这一观点。
方法三:辨析正谬与真伪
谋求日本国民之安全,同享万邦共荣之乐,这乃是皇祖皇宗之遗范,也是联所眷眷不忘者。此前日本帝国之所以向英美两国宣战,实亦为谋求日本的政治经济自立和东亚地区的安定,至如侵害别国主权,侵犯别国领土,固非联的意愿。然而交战已历四年,虽然陆海军将士勇敢善战,政府和官员励精图治,一亿国民克已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再加上敌方最近使用残酷的炸弹(原子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实难逆料;如仍继续作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此朕所以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裕仁《终战诏书》(1945年8月15日)
注:“联合公告”即中美英三国联合发布的《波茨坦公告》,该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3)阅读材料,指出《终战诏书》中违背历史事实的表述。任选其中一条予以批驳。
方法四:比较和分析
(4)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苏联的“斯大林模式”和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体制,完成以下表格简述你对于这一比较的认识。
项 目
苏联“斯大林模式”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
经济体制
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和排斥市场调节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所有制结构
单一公有制,完全消灭私人经济成分,对个体经济加以限制和排斥。

发展战略
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方针,大力发展机器制造和钢铁工业。

2016-12-12更新 | 481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适应性练习文综历史试卷
7 .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活字印刷术、转运司、《梦溪笔谈》
曲辕犁、两税法、《唐本草》
《九章算术》、西域都护府、乐府诗
宣政院、《授时历》、杂剧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列举了唐太宗时期的一些文化教育政策。由此可知,唐太宗时期(     
序号文化政策
完善并发展学校教育制度,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三级官学制,各级、各地学校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在中央建立了统管学校的国子监,其下有六学二馆,生徒有一定限制,每旬皆有严格考试要求
学校教育以经学为中心,唐太宗组织人员编写教材,颁布全国,作为学校统一课本
A.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得以确立B.科举考试的程序逐渐规范
C.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有所扩大D.传统儒学的内涵得到拓展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12年,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新教育之意见》,首次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等教育思想。下表为民国时期多所大学入学考试中的作文题目统计表。

类型数量百分比举例
军国民教育3127.4现时培养建设需要人才当以何为最急,试详陈所见
试述增加行政效率之方法
关于抗日运动之意见
实利主义教育2623.0我从投考大学到毕业以后的全部计划
安定战后民生以何为急务
求学所以致用
公民道德教育3430.1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说
大学生读书应持的态度
孔子与墨子
世界观教育1715.1科学的价值
医学与人生
我之人生观
美育54.4晚霞
西湖的夏
记述童年中最深刻的一段印象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两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06-13更新 | 134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识读下表,分析这一时期全国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B.政权更迭、混战不息
C.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D.朋党之争和黄巢起义
2024-03-1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