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史记·平准书》记载“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坐牛车,齐民无藏盖。”为此,西汉政府采取的政策是
A.和亲匈奴B.与民休息C.焚书坑儒D.均输平准
2020-10-1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资治通鉴·汉纪》记载,前134年,汉武帝诏令天下举孝廉各一人,由此确立了新的官吏选拔制度。这个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B.军功爵制C.上记制D.察举制
3 . 秦末农民起义和东汉末农民起义的共同点是
A.都引发了少数民族的南下B.都直接推翻了王朝统治
C.都为司马迁《史记》记载D.都是阶级矛盾激化引发
4 . 改革家桑弘羊与王安石

材料一 西汉前期,盐铁商人“冶铸鬻盐,财或累万金。”有的商人把甲地特产向乙地缺货地区运输销售,又把乙地多余产品转到有需求的甲地,获得巨额利益;还有些商人通过囤积居奇而致富。他们与地方诸侯互动频繁。

汉武帝时,桑弘羊掌管天下盐铁,在地方增设盐铁官,扩大官营盐铁的规模;规定相距较远的地方,官府以各自的特产作为贡赋,相互转输;在京师设置平准机构,政府垄断天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史记》记载:“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涨价)……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材料二 宋神宗熙宁元年八月,司马光与王安石争论理财之道。

王安石认为,国用不足是未得善理财之人。

司马光说:“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形容赋税繁重苛刻),以尽民财。”

王安石对曰:“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

司马光反驳:“此乃桑弘羊欺汉武帝之言,司马迁书之以讥武帝之不明耳。天地所生货财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间则在公家。桑弘羊能致国用之饶,不取于民,将焉取之?”


(1)阅读材料一,概述桑弘羊改革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2)依据材料二,指出司马光反对王安石的理由;结合两则材料,列举王安石变法中继承桑弘羊的改革措施,并分析其作用。
5 . 据《吕氏春秋》记载,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剪其发,磨其手,祈福于上帝,民乃甚悦,雨乃大至。这一记载的主旨是
A.商王权力受神权制约B.殷商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
C.商汤灭夏乃以暴制暴D.君王顺应民心方能功成名就
2020-03-24更新 | 1006次组卷 | 18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史料记载:“(周公)兼治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说明,西周的分封对象主要是
A.姬姓王族B.周天子姻亲C.战争功臣D.先帝后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先秦时币制不一,金、铜质料皆有;刀形、布形、矩形、圆形齐备;币文或书重量,或记地名,或标国号,记载各异。近年来,在日本、越南等地,皆有中国古钱币被发掘出土。据此可知中国古代货币

①货币的历史源远流长   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③对周边国家影响深远   ④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表达了楚地人再少也要复仇的强烈愿望。陈胜起义建立的政权也以“张楚(张大楚国)”为号。这说明
A.楚国旧地对秦的统一缺乏认同感
B.秦并没有建立起全国郡县制管理
C.秦的暴政不是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D.楚国旧地人民企图重新统一全国
2020-04-11更新 | 495次组卷 | 26卷引用:2020届北京市门头沟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甲骨文是殷商王室留下来的求神问卜记录,甲骨文的记载反映了
A.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B.君主专制权力的形成
C.远古王权的神秘色彩D.中国传统宗教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B.苏州和湖州成为人才汇集之处
C.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D.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