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

材料二 下表所示为1952年和1956年我国国民收入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对比表。

年份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19.1%1.5%0.7%71.8%6.9%
1956年32.2%53.4%7.3%7.1%接近于零

——张岂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历史新编》

材料三 全会公报提出:现在我们要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

——郑谦、庞松《中华人民共和国通史》(第四卷)

材料四 中国有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是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只要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就不难发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就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奇事”典型,并说明中国共产党正在探索怎样的革命道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变化的历史意义并分析导致变化的政策因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会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判断这是哪一次重要会议并分析它的深远影响。
(4)据材料四,指出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中得出的重要认识,并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重要史实加以说明。
2022-12-19更新 | 249次组卷 | 15卷引用:海南省文昌市文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明会典》记载了明朝前期进口货物交易情况。其部分货物交易情况,列表如下:

货物名称

苏木

胡椒

乌木

檀香

计量单位

规定价格

500文

3贯

500文

500文

与疏球贸易价格

10贯

30贯

与通罗贸易价格

5贯

25贯

40贯

10贯

与满剌加贸易价

20贯

40贯

10贯

注:1贯=1000文;格“一”表示数据缺失。
据此可知,明朝前期(     
A.朝贡贸易特征明显B.对外贸易出超明显
C.抑商政策有所松动D.国内贸易发展迅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图所示为明清时期江浙部分地区的市镇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个)据表可以推知,明清时期江浙地区(  )

   

A.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B.发展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C.重农抑商有所松弛D.区域经济发展失衡
2022-11-27更新 | 1126次组卷 | 35卷引用:海南省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据袁隆平回忆,位于井冈山南麓的桂东县是全国率先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的地区之一。1975年全县仅试种水稻98.88亩,次年便在全县迅速推开。当地民谣传唱:“层层梯田持山腰,银河两岸种杂交。”这反映了(     
A.当地提高粮食产量的迫切愿望B.地方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杂交水稻试种成败取决于环境D.桂东县率先实现了粮食自给
2022-11-27更新 | 3396次组卷 | 29卷引用:海南省白沙县白沙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丝绸的出口是汉朝贸易体系的一部分,除中国外还有五方参加,它们是罗马、中亚、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非洲,中亚的非汉族赶牲畜人充当了中国货物的运输人或向导,中国从中亚取得马匹和璞玉,最后,丝绸运到罗马。材料主要说明(     
A.沿线众多国家共建了丝绸之路B.贸易是开辟丝路的主要目的
C.中国与罗马有直接的贸易交往D.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文明
2022-11-23更新 | 907次组卷 | 32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南宋诗人陆游有诗云:“太平处处是优场,社日儿童喜欲狂”“酒坊饮客朝成市,佛庙村伶夜作场”;黎廷瑞也有诗云:“草市冬冬杆鼓闹,竹檐烂烂华灯挂。颠狂社舞喧戏剧,落魄儒冠寄嘲骂。”这些诗可以用来说明,南宋(     
A.市场兼有文化娱乐功能B.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C.市坊分区制度得到推广D.城市经济功能受到削弱
7 . 两汉实行州都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提升社会文化水平B.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C.官员特权受到否定D.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2022-10-26更新 | 3346次组卷 | 288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
2022-10-25更新 | 373次组卷 | 172卷引用:2012-2013学年海南琼海嘉积中学高二上质量监测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继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后,中共中央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从历史经验来看,世界上不少国家在经济起飞之后,社会结构也随 之变迁,这时尽管人们的生活水平总体在不断提高,但一些新的矛盾也随之出现,社会稳定 问题十分突出。进入新世纪后,中国也正处于这样一个阶段,与其他国家相比,当时中国的 情况还有其特殊性:一是中国经济起飞的速度和规模是空前的,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其 他国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陆续遇到的问题,中国短时间内就遇到了;二是中国是从计划经济 转向市场经济的,在转轨过程中遇到的体制机制问题比一直在市场经济轨道上发展的国家 更复杂;三是中国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条件下发展的,国际、国内因素的联系空前紧密,各国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在这个阶段,中国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成也前所 未有。

—摘编自陈坚《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1)根据材料,概括中共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举措,并说明理由。
2022-10-10更新 | 82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昌江县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昌江矿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文件指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材料中党和政府强调的是(     
A.思想解放B.发展经济C.实事求是D.依法行政
2022-10-10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昌江县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昌江矿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