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唐太宗李世民在一次谈话中曾对黄门侍郎王珪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对此解读最正确的是,当时(    
A.政府重视决策的正确性B.中书省集中行使审核权
C.三省之间需要紧密配合D.门下省单独行使决策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所示为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部分区域的人口统计。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西汉末期(       

区域

户数(户)

人口(人)

平均每户人数

辖县数(个)

京兆尹(辖长安)

195702

682468

3.5

12

交趾郡(岭南最大的郡)

92 440

746237

8.1

10

关中诸郡(含长安)

1519857

6682602

4.4

132

岭南诸郡(含今越南一带)

215448

1372290

6.4

55

A.关中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岭南B.关中的城市化水平处于领先地位
C.关中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岭南D.政府对南方民族地区“因俗而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小说。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A.文言文体受到严重冲击并开始衰落B.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D.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
2022-11-28更新 | 492次组卷 | 68卷引用: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夏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实行的赋税制度。对此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A.魏晋时期开始实施该赋税制度B.利于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C.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有所加强D.一年分夏秋两季征收税
2021-02-02更新 | 229次组卷 | 28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表为“1957年与1952年相比总产值提升统计图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协调发展B.侧重重工业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
C.急躁冒进倾向在经济领域比较严重D.各地农民在此阶段发展中获益最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为唐代前期宰相人数及科举出身的宰相人数统计表。对此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     
时期宰相人数科举出身的宰相人数
唐太宗263
唐高宗4113
武则天4020
唐玄宗2718

A.官员的入仕途径较单一B.宰相制度的变化较大
C.科举制的地位逐步上升D.科举制的发展不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毛泽东诗词反映了中国革命的足迹,也是解读革命文化的独特文本。下列毛泽东诗词中,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心和决心的是
A.《沁园春长沙》B.《西江月井冈山》
C.《七律长征》D.《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史学家钱穆先生说:“租庸调制的精神,不仅在于轻徭薄赋,而尤重为民制产。”下列对“租庸调制”解读正确的是
A.保证农民较充裕的生产时间B.税收形式是货币地租
C.收税时间是每年的夏秋两季D.有效消除了土地兼并
2022-01-19更新 | 242次组卷 | 20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州广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1400-1820年明清时期农业发展基本概况表(部分)。对该表中数据解读最合理的是
年份人口
(百万)
粮食产量
(千吨)
耕地面积(百万公顷)粮食单产
(公斤/公顷)
粮食全部作物
1400722052019.824.71038
16501233505532.040.01095
17502607410048.060.01544
182038110858559.073.71840
A.“精耕细作”传统农业持续发展B.农业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C.耕地面积扩大源于版图的变化D.技术进步是产量提高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代科举制发展,诗人姚合说“阙下科名出,乡中赋籍除。”唐太宗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A.科举有利于造就新的社会结构
B.科举成为享有经济特权的依据
C.科举制能够扩大统治基础
D.科举制能够提高官员素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