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解释是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

材料二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的矛盾。当然还有别的矛盾,例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上述这些矛盾的斗争及其尖锐化,是近代中国革命运动发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12月)


面对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都做出了回应。围绕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其中某一个阶级的回应确定一个主题,给出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主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表述清楚)
3 . 近年来日本右翼分子竭力篡改侵略历史,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下列对此进行反驳的史料中最直接最有力的是
A.电影《南京!南京!》(2009年)
B.《蒋介石日记》(1915-1945年)
C.《东京日日新报》南京报道(1937年12月13日)
D.《南京大屠杀史研究》(2012年)
4 . 新文化运动时期,梁启超、吴虞认为墨子关于社会起源的见解和卢梭的“民约论”很相似,方授楚则认为墨家有主权在民的思想;吕思勉为认为《管子》中的“轻重”诸篇与近代的国家社会主义政策很相似。这说明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     
A.全盘否定了儒家的全部学说B.把西学中源作为指导思想
C.发掘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D.存在较为多元的学术流派
5 . 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于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A.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
B.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
C.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
D.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
2019-01-30更新 | 2345次组卷 | 51卷引用:四川省蓬安县杨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古代崇尚“德治”,孝道是政府与民间最推崇的。有史料记载,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史料反映的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察举制D.科举制
7 . 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
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
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
2019-01-30更新 | 5562次组卷 | 83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认为,京剧是千百年来表演艺术领域里最集中、最典型的结晶,相对于其它一些戏曲(如昆曲)而言,京剧更接近于底层和民间的趣味。晚清京剧成为主流戏曲,主要是因为
A.适应了市民的文化需要B.艺术审美的价值更高
C.取代了地方戏曲的地位D.得到各阶层一致认可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贡体系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9世纪末,在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以儒家价值为基础而建构的国际关系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朝贡国接受中华帝国朝廷的诘问并作出陈奏说明,并派人质、侍从来中国,以此表示臣服;还要定期向中华帝国朝廷进献贡品,中国要对其进行封赏以体现皇恩浩荡、天朝恩典。通过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朝贡国从中原王朝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学习到先进的中原文化,获得中原王朝的安全保护。中原王朝的统治者通过“万邦来朝”的形式来彰显自身“德化来远”,以此证明自身统治的合法性。正是这种持续的相互需要,才使得朝贡体系能够维系千年之久……进入近代,在组织严密、实力雄厚的西方商业资本的冲击下,朝贡体系逐渐逊位,在19世纪后期最终解体。

——摘编自简佳星《浅谈朝贡体系》

材料二 中国外交,经历了从传统的“华夷秩序”体系向近代西方“条约体系”逐步转型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晩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是对处理日益增多的“洋务”的一种被动应对,也是对建立近代外交体制的初步探索;清末“外务部”的产生,既顺应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需要,又为清王朝维持国家主权与独立形态提供了重要工具;民国北京政府外交部的成立,从形式上改变了国家外交机构,满足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形式需求抗日战争爆发后,特别是1941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中国最终废除不平等条约、平等参与国际事务,提供了历史机遇。中国政府积极推行"抗日外交",全面调整外交机构,优化结构布局,积极参与国际'‘首脑外交"o1943年,蒋介石成功出席开罗会议,中国第一次以一个大国身份参与国际事务。

——摘编自王红续《中国外交从宗藩体制向近代体制的转型》

材料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各国要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思想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对中国和平发展、世界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是当代中国外交重大创新成果,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已多次被联合国文件引用,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编自杨洁麗《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朝贡外交体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外交体制在态度、机构、目标等方面发生的主要变化,并简要给出你的评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内容,说明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做的努力。
10 . 民主政治是政治现代化的核心目标,它的构建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和一些必备条件,这与公民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材料二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三   漫画《德国的资本主义民主》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创建了全新的民主制度。新中国的代表大会下既统一,又独立负责的立法、行政、司法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和基层民主制度。


(1)据材料,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3)据材料,指出德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特征。
(4)据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初建立了哪些民主政治制度?
2021-08-2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