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据相关史料记载:(中国)1914年8月前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12个,资本总额117434500元。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①中华民国的建立扫清了一些政治束缚   ②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文明开化的新习俗
③西方列强忙于欧战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商品经济虽比前代有了更大进步,但并未能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形成根本上的冲击。

史料一: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

                                                                                            ——《明神宗实录》

史料二:常熟地主谭晓,低价购买大片空闲低洼沼泽地,雇贫苦乡民治理。部分土地被改造为良田,收成大增。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果木蔬菜,捕捉鸟虫,运市场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史料三:国内没有一个地方出产的黄油和奶制品会比苏州的多,米酒会比苏州的好。这些一般是运到北京和国内其它地方出售的。

                                                                                          ——《利玛窦日记》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进步之处。并说明其未能对传统经济结构形成根本冲击的原因。

材料二   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

张海鸥:近代中国历史进程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说明其对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2023-03-24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清朝时期,现代中国疆域的版图逐渐定型。要研究清朝管理西藏的历史。可以作为一手史料的是(     
A.史著《简明清史》B.小说《鹿鼎记》
C.文献《钦定藏内善后章程》D.影视《康熙大帝》
4 . 下图为唐高宗章怀太子墓的壁画《马球图》,描绘了唐代宫廷中开展马球运动的场景。作为史料,该图可用于说明唐代(     
A.对外交往成效显著B.刚劲豪迈社会风气
C.市民生活丰富多彩D.宫廷生活奢靡无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史学文献《战国策》中描述当时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蹋(蹴)鞠者。”西汉学者刘向《别录》载:“蹋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戏而讲练之。”如图为河南南阳方城县东关村汉墓出土的画像石蹋鞠图。上述史料可以说明
A.汉代社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B.球类运动源于汉代军事操练
C.蹋鞠活动社会影响较为广泛D.汉代社会主流思想发生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史料记载,中国人口明朝时最高为7000万,清乾隆时相继突破2亿、3亿,至鸦片战争时已达4.1亿。耕地面积也在逐渐增长,明朝耕地面积最多时超过8亿亩,清朝则可能超过10亿亩。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B.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入
C.农民赋税负担的减轻D.国家政策鼓励垦殖荒地
2022-03-30更新 | 346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热身考试历史试题
7 . 某同学在阅读课文及相关史料后,拟了一份有关中国近代历史的小论文提纲,请你帮他取一个最合适的标题
A.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B.教亡图存与危机加剧
C.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应对D.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历程
2021-02-0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为了完成“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研究性课题,小明收集到以下史料,按照史料反映历史事件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②"那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电
③“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④“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D.②①③④
9 . 文明共享·命运与共
(1)某校开展“世界文化遗产览胜”主题活动,请你参与策划。
环节一:图片展示布置。将下列世界文化遗产与地图所示文明区域相匹配(填涂字母)


环节二:遗址简介说明。根据下列图文信息,完成表格(填涂字母)
历史遗产简介说明
文艺复兴发源地之一
古埃及法老集权统治的体现
古代城邦国家重要遗址

材料二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被译成欧洲各种文字,使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蔡德贵《阿拉伯哲学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人对欧洲近代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   资本主义在全球商贸活动与世界市场的开拓过程中,制定了有利于自身发展和扩张的国际交往规则,影响持续至今。诚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主义虽然带来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但是并没有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共同发展的实现。

——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材料四   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就是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和合共生等思想内涵,把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结合起来,超越了一国一域的狭隘范畴,也超越了强国必霸、大国冲突的传统现实主义理论窠臼,实现了对国际关系发展规律的创新认识和升华。

——摘编自张清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外交意义》


(3)概括材料三中关于现代世界秩序形成的观点。结合材料四,谈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价值。
2023-07-1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热身考历史试题
10 . 富强与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朴则强,淫则弱。弱则轨,淫则越志。弱则有用,越志则强。故曰:以强去强者,弱;以弱去强者,强。

——《商君书弱民》

国家和社会不是一物。因此国家和社会利益,只是在一定程度是一致的,过此以往便相冲突。国家是手段不是目的。所以国家的权力,只该扩张到一定程度,过此以往,就是无功而有罪。法家不知此意,误以为国家利益,始终和社会是一致的。

——吕思勉《中国文化思想史九种》

材料二   与王安石私交甚笃的司马光,却是反对新法的代表人物。在王安石推行变法之前,司马光也给予了很大的期望,可是后来司马光持坚决反对态度,并且成为当时反对新法的代表性人物。这二人虽因政见不同而相持不下,但全出于公心。某次,他们在神宗面前进行了一场激烈争辩,颇能反映各自的观点。

王安石说:“国用不足,非当世急务,所以不足者,以未得善理财者故也。”司马光說:“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尔。”王安石说:“不然,善理财者,        ”司马光说:“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夺民,其害乃甚于加赋。”

材料三   30年来的中国,实现的只是富强的崛起,还没有实现文明的崛起。“富强的崛起”只是以GDP为核心的一组统计资料,所谓民富国强,是综合国力的展现;而“文明的崛起”则是一种普世价值与制度体系,是人类历史演化中新的生存方式和意义系统的诞生。中国的崛起,必须从富强走向文明。

——许纪霖《富强已起,文明尚远》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商鞅变法中家是如何压倒社会的。
(2)材料二中空白横线处王安石的主张应该是什么?任举一项措施说明王安石变法是如何“设法夺民”的?
(3)材料三对中国崛起的看法是什么?综上结合所学,你认为实现中国文明的崛起,国家、社会和人民各自应树立怎样的价值取向?
2021-08-2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