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5 道试题
1 . 如图是民国时期不同阶段的工业增长率统计,对第二阶段统计数据分析合理的是(     

①列强忙于欧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③国民政府在收回关税自主权上取得进展
④为日后中国长期坚持抗战奠定物质基础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4-01-30更新 | 16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广丰贞白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为新时期我国女性从业的产业结构分布比例,该数据可以反映出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82年77.98%13.81%8.2%
1990年76.09%13.47%10.43%
2010年45.3%14.5%40.2%
A.女性就业人数持续增多B.女性社会地位日益提高
C.改革深化加速社会发展D.现代企业建设成效显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统计,唐代以前(包含唐代)农书总计不超过80部,而宋代农书有141部。其根本原因是,宋代(     
A.农业生产成就显著提高B.人地资源矛盾表现突出
C.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D.活字印刷技术基本普及
4 .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世界银行统计“一带一路”中长期看将帮助全球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这说明该倡议(     
A.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B.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
C.推动了地区热点问题的彻底解决D.拓宽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
5 . 截至目前,殷墟遗址发现有铸铜、制骨、制陶、制玉等作坊遗址。从殷墟西区墓葬统计情况看,大多墓主人随葬有铜刀、铜锥、石钻扶手、石锥等工具,如西区墓葬M271随葬有铜刀、铜锥,同时也随葬铜瓤、爵;西区M283随葬有铜刀、铜锥,M1148随葬有铜锥,M532随葬有石钻扶手,同时这些墓主都随葬陶瓤、爵。由此可推断(     
A.商代手工业门类较多B.当时手工业者身份是自由民
C.墓主的技术非常精湛D.铜器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
2024-01-05更新 | 37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图中数据变化取决于
A.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
B.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有力推动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的精神力量
D.国际局势总体和平稳定营造的良好环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如表所示为学者对唐代吏部尚书出身的统计情况(单位:人)。这反映出(     
郡姓(士族)宗室外戚非地方郡姓不可考
前期2403102
中期203021
后期532020
总计9853143
A.科举考试选拔程序不公B.世家大族仍具有巨大优势
C.三省六部制度日益成熟D.科举制成为主要选官途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表为1985—1997年中国各类企业税收收入统计(单位:亿元人民币;%)。据此可知,该时期的中国(     
年份总额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其他企业
数额占比数额占比数额占比
19852040.79595.8429.20100.224.911344.7365.89
19892.727.20583.3921.40116.844.282026.9774.32
19934255.10582.7113.7095.692.253576.7084.05
19978234.04721.288.76168.752.057344.0189.19
A.市场调节占据主导B.社会经济活力增强
C.所有制开始多元化D.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9 . 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北方人才比重示意图


宋代人才部分地区分布变化简表

关中区(二路)江北区(十路)四川区(四路)江南区(八路)
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
宋初至澶谰之盟
(公元960﹣1004)
3735.2433038.93617.31406.28
澶渊之盟至绍兴和议
(公元1004﹣1140
4139.0539046.048139.1392341.39
绍兴和议至宋末
(公元1140﹣1279)
2725.71127159043.48116752.33
总计1051008471002071002230100

——肖化忠《宋代人才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

材料二:以宋仁宗一朝为例,出类拔萃、彪炳史册的人不下数十人,为历朝历代所罕见。其中,也有才能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和犯颜直谏、风节凛然的谏臣。

——何忠礼《科举改革与宋代人才的辈出》

材料三:人才问题历来为政治家和思想家所重视,但衡量人才的标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在中国古代出现了“论德而定次,求材以教导为先导”“欲木之常茂者,必培其根”“半部论语治天下”等观念,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黄启昌《中国古代人才统计中的价值取向》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宋代人才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中国古代人才的价值取向。
2023-09-2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最早使用动力的机械厂是外商办的。鸦片战争以后,外商首先在中国建立了船舶修造厂。铁路被引入中国后,外商还在中国经营铁路车辆修理厂,如1880年英国人在唐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铁路车辆修理厂(原名胥各庄修车厂,1899年迁至唐山,更名为唐山修车厂)。1901年,德国人建立了青岛铁路工厂(四方机车厂前身)。这两个工厂都是当时规模较大的企业。据1908年的统计,外资经营的34个主要机器厂中,船舶修造厂有28个,占82%,铁路车辆工厂有3个,占9%。这些厂以英商经营的最多,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二。

——摘编自罗怡《机械工业与制造业》(大连理工大学课程讲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很快发现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劳动力市场,他们利用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沿海、沿江口岸开办工厂,招用中国雇工。于是,在机器大生产的状态下,产业工人便在中国诞生了,中国第一批产业工人主要是海员工人。1845年,英国人柯拜在广州黄埔区首建造船厂。1853年,英国人又在上海建造董家渡造船厂。19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利用《天津条约》规定的内河航运权等便利,在华建立了众多船坞和船厂,如太古公司、怡和公司、祥生船厂、耶松船厂。与此同时,其他列强也先后在中国建立工厂。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俄国人在汉口建立的顺丰砖茶厂,法国人在上海建立的生产煤气的自来火洋行,美国人办的宝昌丝厂,等等。截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外国资本在华建立的企业超过百家,雇工达34000人。

——摘编自陈家新《中国工人阶级是怎样诞生的》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在华外商企业的出现及发展的原因,并简评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早期无产阶级的特点。
2023-09-2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4届高三9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