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为1985—1997年中国各类企业税收收入统计(单位:亿元人民币;%)。据此可知,该时期的中国(     
年份总额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其他企业
数额占比数额占比数额占比
19852040.79595.8429.20100.224.911344.7365.89
19892.727.20583.3921.40116.844.282026.9774.32
19934255.10582.7113.7095.692.253576.7084.05
19978234.04721.288.76168.752.057344.0189.19
A.市场调节占据主导B.社会经济活力增强
C.所有制开始多元化D.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2 . 陕西省普通高校本专科分科学生数比例表(%)数据表明,建国初期陕西省高等教育的发展
年份工科农科医学师范文科理科政法财经体育艺术人数
194918.720 918.45.89.822.63.82272
195653.510 67.215.35.05.11.11.20.40.622322

A.适应了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B.符合了工业化初步建立的具体国情
C.响应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D.客观上造成文科人数的腰斩式下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最早使用动力的机械厂是外商办的。鸦片战争以后,外商首先在中国建立了船舶修造厂。铁路被引入中国后,外商还在中国经营铁路车辆修理厂,如1880年英国人在唐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铁路车辆修理厂(原名胥各庄修车厂,1899年迁至唐山,更名为唐山修车厂)。1901年,德国人建立了青岛铁路工厂(四方机车厂前身)。这两个工厂都是当时规模较大的企业。据1908年的统计,外资经营的34个主要机器厂中,船舶修造厂有28个,占82%,铁路车辆工厂有3个,占9%。这些厂以英商经营的最多,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二。

——摘编自罗怡《机械工业与制造业》(大连理工大学课程讲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很快发现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劳动力市场,他们利用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沿海、沿江口岸开办工厂,招用中国雇工。于是,在机器大生产的状态下,产业工人便在中国诞生了,中国第一批产业工人主要是海员工人。1845年,英国人柯拜在广州黄埔区首建造船厂。1853年,英国人又在上海建造董家渡造船厂。19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利用《天津条约》规定的内河航运权等便利,在华建立了众多船坞和船厂,如太古公司、怡和公司、祥生船厂、耶松船厂。与此同时,其他列强也先后在中国建立工厂。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俄国人在汉口建立的顺丰砖茶厂,法国人在上海建立的生产煤气的自来火洋行,美国人办的宝昌丝厂,等等。截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外国资本在华建立的企业超过百家,雇工达34000人。

——摘编自陈家新《中国工人阶级是怎样诞生的》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在华外商企业的出现及发展的原因,并简评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早期无产阶级的特点。
2023-09-2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4届高三9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l980—2015年中国与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联系事件的数量统计情况。据此可知,该时期中国(     

1980年(件)

1990年(件)

2000年(件)

2010年(件)

2015年(件)

发达国家

2 687

2 075

14 406

85806

194 046

发展中国家

2 003

2754

15 688

58870

157 160

不发达国家

541

602

2185

10 574

27 959

合计

5 231

5 431

32279

155 260

379 216

A.双边外交活动成就较突出B.已成为国际关系的实际主导者
C.积极拓展国际活动的空间D.努力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023-09-24更新 | 396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西省红色十校2024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下表为通过香港输出至加利福尼亚的中国劳工数据(单位:人)
年份1849185018521854
输出人数32344718 43425 063
据此推知(  )
A.导致了香港人口数量急剧下降B.解决了加利福尼亚劳动力匮乏问题
C.华工为美国西部大开发作出重要贡献D.通商口岸开放直接导致劳工输出激增
2021-03-12更新 | 862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根据2024年3月提交两会审议讨论的两高报告统计,一年来,审结知识产权案件49万件,同比增长1.8%;起诉侵犯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犯罪1.8万人,同比上升40.8%。这反映出(     
A.全民知识产权意识提高B.知识产权的相关法规得到完善
C.社会营商环境面临挑战D.政府重视经济的创新驱动发展
7 .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昂扬进取的精神。但终未摆脱灭亡的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

材料二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杜甫《垂老别》

材料三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杜甫《无家别》


(1)材料一中,639~751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指出诗中描绘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以及这一事件带来的危害。
8 .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2024-03-16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42年,延安城内发生燃料危机,市民生活用煤严重缺乏。有些机关单位甚至提前两个月预定1000—2000斤煤炭。加上对延安周边森林的采伐,造成局部沙化现象,绥德、米脂一带的居民向森林深处移居。这引起了党中央和边区政府的高度重视。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调查团,多次开展调查,并根据调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诸多措施以促进边区煤炭工业发展。边区政府直接投资5万元,在安塞、延安增开煤窑;边区政府鼓励公私合营等多种形式的开采活动,有计划地发展民营煤炭业;边区政府还改善煤厂管理,批判和纠正官僚主义作风;采取工资计件累进制;开展劳动竞赛;等等。据边区建设厅统计,到1943年,煤矿矿井发展到100个,职工1891人,每月生产煤炭7600吨。

——摘编自王飞《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调查与政策制定——以陕甘宁边区为主的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延安燃料危机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说明边区政府应对燃料危机的做法有何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作用。
10 . 如图为《申报》中“革命外交”与“对日宣战”出现频次统计(1928—1941年)。这反映出当时(     

A.国民政府对日态度发生了重大改变B.经济危机引发国内政治危机
C.社会舆论对国民政府期望由热变冷D.中国收回主权诉求获得成功
2024-05-3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