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儒学的发展与变化】

材料一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之一,有着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的称誉。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李大钊通过文章猛烈地攻击了尊孔复辟的谬论,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李大钊认为,不能一味地模仿西方的政体形式,而是要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民主政治道路。同时还要考虑民彝。彝本是古代的彝器,象征着帝王的专制统治,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就表现为法度、权威。而李大钊则用西方进步思想中的民主”“自由精神来阐述民彝,认为民彝就是人民的法则、制度。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汉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学者在发展儒学方面提出哪些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李大钊对儒家思想的态度。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材料的史料中任选两个,评析它们在近代中国思想传播中的作用。
2024-04-06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3 . 早期封建国家在实行何种地方制度的问题上有过较大反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在地方设县,那都不是学六国的。秦本无“封建制”,因此朝君主集权制的演变要容易些,在统一过程中,对被灭六国,取消“封建”代之以郡县,更是顺理成章。如果没有秦统一战争这种特殊的历史手段,东方六国由“封建”向郡县的过渡,扭扭捏捏,恐怕还要拖好几代时间,才能慢慢完成转型。在这里,我们再一次体验到了所谓“恶”的历史作用——战争,这是人类良知所不容的残暴行动,却常常有帮着实现转换历史场景的作用,真叫人哭笑不得。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汉初分封诸侯的基础虽说还是那县制,但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在理论上与皇帝一样,都是“有士之爵”。刘邦在世,同姓诸侯王都是其子弟之属,不可能犯上作乱。吕后当权,他们能团结一致,对抗诸吕,后来又促使文帝登基,的确对刘氏的皇权起到了拱卫作用。但文帝以后,同姓诸侯与皇帝的关系已经疏远,人人都有帝制自为之心,皇权自然受到挑战。刘邦初封同姓王国时,唯恐其实力不足,不能屏藩皇室,因此所有王国都地兼数郡,如齐国领有七郡之地。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得以顺利建立郡县制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主要区别。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高祖分封同姓诸侯王的初衷,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汉高祖这一措施。
4 . 星期封建国家在实行何种地方制度的问题上有过较大反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在地方设县,那都不是学六国的。秦本无“封建制”,因此朝君主集权制的演变要容易些,在统一过程中,对被灭六国,取消“封建”代之以郡县,更是顺理成章。如果没有秦统一战争这种特殊的历史手段,东方六国由“封建”向郡县的过渡,扭扭捏捏,恐怕还要拖好几代时间,才能慢慢完成转型。在这里,我们再一次体验到了所谓“恶”的历史作用——战争,这是人类良知所不容的残暴行动,却常常有帮着实现转换历史场景的作用,真叫人哭笑不得。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得以顺利建立郡县制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主要区别。

材料二   汉初分封诸侯的基础虽说还是郡县制,但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在理论上与皇帝一样,都是“有士之爵”。刘邦在世,同姓诸侯王都是其子弟之属,不可能犯上作乱。吕后当权,他们能团结一致,对抗诸吕,后来又促使文帝登基,的确对刘氏的皇权起到了拱卫作用。但文帝以后,同姓诸侯与皇帝的关系已经疏远,人人都有帝制自为之心,皇权自然受到挑战。刘邦初封同姓王国时,唯恐其实力不足,不能屏藩皇室,因此所有王国都地兼数郡,如齐国领有七郡之地。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高祖分封同姓诸侯王的初衷,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汉高祖这一措施?这一措施在汉代如何被改动?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代的文化发展虽有一时的蓬勃气象,竟不能持续,以致在清代反复,“正统”与“权成”相结合,扼杀了中国历史上可能出现的一次“启蒙”。……综观清代文化的演变,上层的文化已走入垂老的阶段,墨守传统,不再有开拓的活力,所能做到的不过踵事增华,修饰细节,遂致繁琐……(但)民间文化的动力始终存在,并不因上层社会的保守与否而存废。不过,当社会秩序开始变动,社会呈现多元化,例如新兴城市中的市民人口增多,民间的动能遂有发挥的机会。

——摘编自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观点中的部分或整体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2023-11-2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总的说来,唐代在经济制度领域重平等、轻效率......而宋代恰好相反,在经济领域重效率、 轻平等。所谓重效率,主要指结果是否能创造更多的财富或完成更多的设定目标,即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地尽其力,货畅其流。但是,这种在高度中央集权制和官僚制度之下的平等,自身就隐含着矛盾与衰落的根源。它使宋代的官僚政治成为社会进一步变革的阻力,从而使宋王朝未能出现历史性的社会与经济突破,社会的发展逐渐停滞,中国古代社会终究没能出现历史性的突破。

——摘编自谢元鲁 《论唐宋社会变迁中平等和效率的历史转换》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唐末以迄、宋元时代不断发展 ,渐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盛产米粮是其典型特征之一,因此有“苏湖(常)熟,天下足” 之谚的广泛流传......明代中叶这种情况发生改变,农户农业经营的重点已不在种植粮食作物的 “田”,而在种植经济作物的“地”,有所谓 “多种田不如多种地”的新的价值取向......长江三角洲地区明清时期农 村经济结构向多样化、专业化和商业化的缓慢转变及由此形成的相对发达的整体社会经济基础,为以后的工商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据《明清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两湖平原农村经济结构演变探异》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唐代前期经济领域“重平等”与宋代“重效率”的具体体现,并概括宋代“没能出现历史性的突破”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变迁,并简要评析。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鸦片战争是晚清中国历史的第一次转折…但是,由于中国人民在“沉沦”和屈辱中不断反省和觉悟,反抗力度逐渐加大…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形成鸦片战争后近代历史第二次转折…洋务运动的兴起则客观上标志着第三次转折…因此在“沉沦”中也蕴含着“上升”因素…。

——张海鹏《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
2023-07-28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清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最后一次建设性探险,延续了集权式变法思路,是体制改革的终结之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廷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三冗不去,不可为国。……今四夷荡然与中国通,在北则臣契丹,其西则臣元昊,二国合从,有掎角(夹击)中国之势。

——摘自《宋史·列传四十四》

材料二   王安石经济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国家对经济的管理。政府给农民贷款,半年后还款,以货币或粮食还贷,半年的利率是20%,年利率为40%;同时,拨出100万贯钱,作为京师市易务的本钱,将“开阖敛散之权”从富商大贾手中归于官府。因而变法具有明显的国家投资经营法的性质。王安石变法的思想远远超越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无法实现用国家管理经济的方式——经济法,来实现富国强兵,因为经济法有其存在的特定的社会基础,而中国封建社会的宋代没有这样的社会基础。

——摘编自周小明《从经济法视角评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等

材料三   这些看上去都挺好的法令,经过长时间的执行之后,完全背离了当时王安石制度设计的初衷。大量见风使舵,以权谋私的官员借着改革的机会,政治投机扶摇直上,直接造成了王安石之后整个北宋官僚队伍的堕落与失效。

——摘编自晓书童《王安石变法,全面经济变革的最后绝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政府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并指出王安石为此进行变法的主要目的。
(2)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的“富国”措施,并分析其体现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特点。
(3)据材料二、三,概括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2023-07-15更新 | 20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信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们形容这一时期(中华民国成立后)“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党会既多,人人无不挂名一党籍。遇不相识者,问尊姓大名而外,往往有问及贵党者”......19132月,国会选举结果揭晓,国民党大获全胜,使孙中山等人看到了中国民主共和的希望。但是,孙中山良好的政治设想很快就被无情的现实所打破,19133月宋教仁被刺杀身亡、11月国会被迫停止议事,19141月部分留京议员被袁世凯遣回原籍。

——摘编自孙岩 《民国初年政党政治探索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1940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强调敌后政权在性质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指示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并指出,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作用,是要靠党员的质量来保证的,而不必有更多的人数,不是要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而是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使别人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各抗日根据地比较认真地贯彻了三三制原则。在陕甘宁边区, 1941年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592人,占总数三分之二。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

——摘编自 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民国初年政治领域的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其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的原因,并指出三三制政权的特点。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辛亥革命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将辛亥革命的研究推入一个新的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下表是近二十年来,学者们从中国革命历程的纵向角度和国外资产阶级革命的横向角度这两个方面对辛亥革命研究的部分成果。

学者著作观点
龚书铎《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纵横谈》太平天国、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人民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而英勇反抗斗争的组成部分,是其中最重要的三件事
陈锡祺、桑兵《太平天国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太平天国之间有着继承关系,辛亥革命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运动的扫荡予以清政府的沉重打击,就不可能取得推翻清王朝,结束延续两千年之久的封建帝制的巨大成就
张连起《论清末国策转移的背景和目的》没有清末新政的实行,就不会有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
章开沅《法国大革命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在思想方面、纲领方面和策略方面均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促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选一种),并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9-29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吉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