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5 道试题
1 . 下图所示为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的论文数量统计情况。研究视角发生了由重点研究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共党史向“中国崛起”“中国模式”等主题的转变,党的指导思想、执政能力、执政特点、干部队伍、自身建设等也逐渐成为研究重点。这些变化集中说明(     
A.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调整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日益引发关注
C.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的对外学术交流D.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引领经济全球化
2 . 下表是中国1978年和2018年各项统计指标列表。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表1
项目1978年2018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3645900309
恩格尔系数城市57.5%57.5%
农村67.7%30.1%
农村贫困人口(万人)770001660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B.经济政策的调整
C.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D.主动融入全球化
2020-08-2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如表是宋代岁入钱物统计。据此分析,宋代(     

天禧五年(1021)嘉佑年间(1056-1064)元佑元年(1086)
钱(贯)2653万3682万4848万
谷物(石)2983万2694万2445万
布帛(匹)1455.8万874.55万151万
绵(两)1899万

A.商品经济繁荣B.铜钱流通全国C.封建剥削繁重D.农业持续发展
4 . 下图所示是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盐税改革后,不同史料对盐税收入变化情况的统计。据此可推知,此次盐税改革(     
A.加剧了当地百姓的生存负担B.有效保障了政府财政支出
C.推动了官僚资本的快速发展D.因过程混乱导致统计失准
5 . 下表是东晋时期出身士族的官员比例情况统计,表中所示的变化反映了(     
时期士族官员占比
东晋前期(317—344年)65.9%
东晋后期(371—396年)80.8%
A.九品中正制的发展B.江南士族擅权日甚
C.豪强势力逐步膨胀D.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2024-01-2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下表所示为清乾隆时期全国各行省关税收入统计(单位:万两)。表格信息可以反映出这一时期(     

京师

直隶

盛京

山东

山西

江苏

安徽

江西

13.5

14.4

2.4

4.3

1.7

123.0

60.5

44.5

福建

浙江

湖北

湖南

四川

广东

广西

-

33.8

30.4

9.6

16.4

18.3

65.2

10.9

-

A.关税是政府主要财源B.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C.长途贸易的发展状况D.北方商人遭到打压
7 . 下表是 1915—1919年《申报》广告中关于国货广告的统计(以5月 15 日至 21日为统计样本), 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年/月19151916191719181919
5月15日62427
5月16日503310
5月17日725016
5月18日904114
5月19日714313
5月20日802214
5月21日614114
总计486261296
A.五四运动扩大了国货的影响力B.维新变法推动实业救国思潮
C.中国共产党成立解放民众思想D.国民革命促进国货广告发展
2024-01-25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如图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化与城市化增速变化及预测情况的统计。由如图可知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C.改革开放促进了工业化进程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21010日,湖南衡阳《大刚报》登载举办民调的公告:“鉴于内外局势瞬息万变,致重要时事发生,各方见解常不一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究竟民意趋归如何,常无客观标准,兹因择当前重要问题十项,举行民意测验。”此次调查参与者几乎涉及各个领域、各年龄段。表1为民意调查部分统计结果。

序号问题及统计结果
1你认为中国抗战能不能得到最后胜利?
能:11206人,占995%不能:0人,占0%未置可否:56人,05%
2你主张联合国家,应该先以全力解决德国,还是先以全力解决日本?
日本:7819人,占694%德国:3443人,占306%
5一旦获得最后胜利,我们应否与日本和平相处?
应:6534人,占58%否:4687人,占416%未置可否:41人,占04%
7在联合各国未以全力打击日本之先,你认为我们要不要先行反攻?
要:5724人,占508%不要:5424人,占482%未置可否:114人,占1%

——摘编自杨天宏、宋仕宏《抗日战争转机与社会心理变化——1942<大刚报>民意调查为中心的探析》


(1)根据材料,概括参与民调的民众对待时局的意向。
(2)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当时抗战形势补充一个民意调查问题,并说明理由。
2023-03-09更新 | 28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图所示为1912~1918年新设民族企业数量情况统计(单位:家)。其中,1914~1918年企业数量发生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北伐战争的推进B.辛亥革命的推动
C.五四运动的爆发D.世界大战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