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1 道试题

1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正是激励人民发动大众最有力的武器……自抗战展开以来……因中心都市的沦陷,出版条件的困难,文艺人的流亡四散,虽一方产生了大量新型的报告、通信等文艺作品,且因抗战的内容,使新文艺消失了过去与大众间的隔阂,但在一切文化部们的对比上,文艺的基本阵营,不可讳言是显得寂寞了一点。反视敌国,则正动员大批无耻文氓,巨量滥制其所谓战争文学,尽其粉饰丑态,麻醉民众的任务。我们感到文艺抗战工作的重大,散处四方的文艺工作者有集中团结,共同参加民族解放伟业的必要。

—摘自《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发起旨趣》(l938年)

材料二关于抗日文化统一战线:

(一)一切文化人,只要他们赞成抗日,均应在抗日的目标下团结起来,不论他们在文化上所做的工作是否同抗日有无直接的关系。

(二)欢迎任何文化人使用他的文化武器(如文学、艺术、科学等)为抗战直接服务。在文化人中发展文化应该服从于抗战,服从于政治的思想。

(三)文化人间,除以抗日不抗日作为团结的分界线外,还可以在关于文化的各种方面与各种问题上进行统一战线……

(四)抗日文化统一战线,同其他抗日统一战线一样,有它的统一性,也有它的斗争性,斗争的目的,是为了求得更充实的与坚强的统一。

—摘自张闻天《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1940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日文化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抗日文化统一战线的特点。

2 . 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则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有“四百四十行。”这反映了南宋(     
A.商业发展已经超过农业B.政府增加各种税收
C.政府管理商业日趋混乱D.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21-22高二下·全国·假期作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这首古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思想B.汉武帝尊崇儒术
C.朱熹的理学思想D.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2022-01-16更新 | 224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南新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为莫斯科保卫战后中国抗日根据地印制的海报,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宣传工作动摇了日本的军心B.苏德战场形势发生根本转变
C.中苏两国结成友好同盟关系D.反法西斯符合各国民众利益
5 . 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社会现实,儒家从历史文献的经验中去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道家从“天”和“自然”的规律中去探寻社会和人生的规律;法家从政治法律层面去分析解决时代的课题。由此可以推断
A.各派对传统文化都继承与创新B.社会的发展需要文化转型
C.各派都试图解决国家治理问题D.各派都注重文化重建工作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则民用……强国之民,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敌首),无返!”

——《史记·商君书》

材料二   (汉初)曹参为相,沿袭萧何辅佐刘邦时的成规……任官选用不善辞令的忠厚长者,对追逐功名利禄之徒一概不用;省事节用,量刑从宽;对下属不苛察细过,虚怀自持。

——赵毅主编《中国古代史》


(1)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曹参的治国主张有何不同?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种治国主张施行的影响。
7 . 元朝路府州县在行省督办下征集赋税,再由行省汇总并将其中七成解运至京师,留三成供地方支用;行省严格管束路府州县的经费,有权批准金额在一千锭以内的开销。材料反映了元朝
A.出现内重外轻局面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路府州县的独立性有所增强
8 . 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中能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点的是(     
A.奴隶制度开始形成B.封建制度正式确立
C.诸侯兼并争霸不断D.生产力飞速的发展
2021-02-04更新 | 186次组卷 | 36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市三亚华侨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搜集汇总关于宋代经济的文献资料。对表中内容解释合理的是
序号内容出处
1“籴米买束薪,百物资之市。”苏轼《东坡全集》卷二四
2“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3“货物之至者无不售,且不问多少,一日可尽。”范成大《吴船录》卷下
A.商品经济繁荣B.重农抑商政策废除
C.民族交融加强D.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