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根据下表所列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时间人口数量耕地面积人均耕地
(亿人)(万公顷)面积(亩)
1753年1.844901.504.00
1766年2.085204.893.75
1784年2.865070.492.66
1812年3.345259.532.36

A.精耕细作继续发展B.人口优势逐步显现出来
C.生产关系发生剧变D.农副产品实现了商品化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我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争取利用国际上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经济。这一政策已开始有些效果。但是,从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不是容易的事情……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

——邓小平《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1982年)


(1)依据材料一,概括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程,指出邓小平主张对外开放的原因。

材料二 1992年后,天津滨海新区“三资”企业发展迅速。2003年,已有几十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在此投资,“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1037亿元。1993年到2003年,滨海新区外贸出口由5.03亿美元增长到89.38亿美元,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群已初具规模。2006年,滨海新区正式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2009年,根据国务院的批复,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区成心,

——据国家发改委《天津滨海新区重点产业选择和布局研究》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天津对外开放的历史机遇和90年代以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材料三   



(数据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我们要下大气力发展全球互联互通,让世界各国实现联动增长,走向共同繁荣。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在开放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

——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2017年)


(3)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探索与发展的历程,结合材料一、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述对这一历程的认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结论正确。)
2019-06-09更新 | 2044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1954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发表了《关于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结果的公报》。《公报》公布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全国在1953年6月30日24时总人口为601,938,035人。当时首次进行大规模人口普查主要为
A.恢复国民经济提供参考数据B.配合全国普选提供准确数据
C.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基本依据D.规划经济发展提供准确依据
4 . 下表是1928—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岁出总额与部分支出比率”(部分)(数据整理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此表说明
时间 岁出总额(万元) 军费支出占百分比债务支出占百分比 经济建设占百分比 教育支出占百分比


A.巨额债务支出反映中国半殖民地性质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资金短缺停滞不前
C.国民政府关注民众生活高度重视教育
D.国民政府重心在于排除异己稳定政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据北京政府农商部统计,1914年工业企业注册的资本总额是六千两百多万元,1920年增为一亿五千五百万元,增加了125%;其中中国民族工业资本的纱厂由35家增至63家,纱锭由687900多锭增至1354500多锭,增加了97%;新式煤矿的产量由449500吨增加为4889700吨,增加了近11倍;面粉厂增加了84家。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A.逐步改变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B.主要得益于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C.有利于保持我国外贸发展态势D.有利于无产阶级持续发展壮大
2021-11-02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十校2022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学者统计,唐代官员科举出身的大约占15%,而北宋这一比例大概为40%。范仲淹、欧阳修等不少名臣将相都出身于普通平民家庭。这反映出北宋时期
A.官僚制度比唐代完备B.阶层的流动相对频繁
C.科举考试始设进士科D.重文抑武的风气明显
7 . 下表是1978~1988年中国客运量结构分布表,(单位:万人)
年份铁路公路水运航空
19788149114922923042230.91
1983122645650474350321442

表格中中国客运量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
A.改革开放促进了人口流动B.经济发展使交通方式更加多样化
C.现代交通体系已改造升级D.航空业正成为最重要的出行方式
8 . 近代企业家张怿伯(1884—1964)在家乡江苏镇江沦陷时,曾悲愤地记述道:“十余万人的镇江,全城家家户户,没有一家不被破坏,可谓无家不破,无室不空,其数目无从统计。”这一记述可以用于说明(  )
A.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的罪行B.太平天国运动对社会经济的破坏
C.日本全面侵华期间犯下的罪行D.解放战争期间国统区的经济危机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

时间40110001001150015011840
中国科技在世界科技中的比例70%58%29%

——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材料二   洛克开启了现代科技文明。他的“经验主义”是把“感觉”做为唯一可靠的认知基础。洛克指出,人认识世界只能通过不断积累、实验、归纳、推理,最后得到的才是可信的知识。而不是神神叨叨靠什么圣灵启示。洛克的这个发现,就是后世科学的原则,既是实践原则,也是检验原则。在洛克经验主义的原则之下,三百年来科学才找到了正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等等自然科学才有了飞速发展。

——摘编自《洛克杂谈》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组成“巴黎统筹协会”对我国所需的新技术、新设备进行封锁禁运。1956年,我国将半导体作为急需发展的最新技术列入了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此后,北京大学、中科院等科研院校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土生土长”的半导体人才。1958年,我国第一枚晶体管试制成功。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依靠自身的力量,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半导体工业体系。但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我国半导体企业规模小,技术相对落后,普遍缺乏市场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为世界半导体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区,世界大型半导体公司均在中国布局。经过数十年努力,我国半导体产业取得了很大进展,逐渐引起美国的不满,中美半导体领域的贸易摩擦不断。

——据王龙兴《集成电路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二)中国集成电路的发展历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1501~1840年的科技发展渐趋衰微的原因。
(2)列举出“三百年来”科学在物理学、生物学方面的成就各一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应对中美半导体领域贸易摩擦的有利条件。
2022-01-2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根据《中国的世界纪录》中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进行的统计。

类别数学天文历法地学化学农学机械 水利轻工兵器
项数2225259257788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发明了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这些重要的东西,外国今日知道利用他(它),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由此可见中国古时不是没有能力的,因为后来失了那种能力,所以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现在要恢复固有的地位,便先要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主义》


(1)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2)依据材料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占世界比重趋势的变化。
(3)材料三中孙中山对“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的原因的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