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十六国与南北朝时期,大批北方汉族儒士纷纷出仕少数民族政权。少数民族政权建立了儒学教育机构,前秦苻坚令太子及公侯百僚之子受业儒学,鲜卑人“南入中地,变风易俗,化洽四海”。这主要说明该时期(     
A.民族深度交融B.民族矛盾消除
C.少数民族学习儒学成为时尚D.少数民族南迁促进农业发展
2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曾在八天之内平均每天批阅奏章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他深感“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材料二 明嘉靖年间,这盛泽镇上有一人,姓施名复,浑家喻氏,夫妻两口。家中开张绸机,每年养几筐蚕儿,妻络夫织,甚好过活……,不到十年,开起三四十张绸机。又讨几房家人小厮,把个家业收拾得十分完美。

﹣﹣冯梦龙《醒世恒言》

材料三 明成化年间,“居民附集,商贾渐通”。至嘉靖时,“居民百家,锦绫为市”(嘉靖《吴江县志》)。“入清,丝绸之利日扩,南北商贾咸萃焉,遂成巨镇。”(同治《盛湖志》)

﹣﹣《盛泽镇志》

材料四 (盛泽)那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远近村坊织成绸匹,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来收买的,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伫足之隙,乃出产锦绣之乡,积聚绫罗之地。江南养蚕所在甚多,惟此镇处最盛。

﹣﹣冯梦龙《醒世恒言》

材料五 (吴江县)绫绸之业,宋元以前惟郡人为之。至明熙、宣间,邑民始渐事机丝,犹往往雇郡人织挽。……于是盛泽、黄溪四五十里间,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而令其童稚挽花,女工不事纺绩而日夕治丝。

﹣﹣乾隆《吴江县志》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中提到的大量奏章送达皇宫的原因是什么?明成祖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2)材料二中施复夫妇的身份有何变化?表明明朝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和四反映了盛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属于哪种类型的市镇?
(4)材料五反映市镇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在明清时期呈现怎样的发展状态?造成这种状态的根本原因。
2023-02-2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海南鑫源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本质是封闭和保守的‘黄土文化’。”下列能批驳此观点的有(  )
①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大秦使臣来华     ②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
③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外传和马可•波罗来华   ④郑和下西洋
⑤《农政全书》的有关内容     ⑥清政府的“海禁”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⑥
2023-02-2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海南鑫源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王安石变法

材料一:


——以上数据摘自梁启超《王安石传》

时间岁入/缗岁出/缗状况
宋太宗(976﹣997年在位)22245800近半余大半
宋真宗(997﹣1022年在位)150850100126775200余24074900
宋仁宗(1022﹣1063年在位)126251964无余无余
宋英宗(1063﹣1067年在位)116138405131864452亏15726047

——以上数据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表分别反映了北宋的什么状况?
(2)材料二反映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023-02-2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海南鑫源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转运使是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北宋前期,转运使职权扩大,实际上成为一路之最高行政长官,掌管一路的财赋、监察等。宋代转运使职能的变化(     
A.结束了节度使各自为政的局面B.增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C.扭转了政府长期的“冗费”局面D.使得知州权力基本被架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宋代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宋代参知政事(     
A.地位为副宰相B.统管地方财政C.制约知州权力D.负责禁军调动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

——《史记·货殖列传》

【翻译:江南地区,地域广阔而人口稀少,以稻米为饭鱼为菜,意指吃米饭和鱼,(那里的人们)依然用最原始的火烧树林种植,和从事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不用通过买卖交易就可以自给自足。(加之他们又)不懂得积攒聚敛剩余农作物,从而无法应付灾年,因此都很贫困。】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虽南包象浦,西括邛山,至于外奉贡赋,内充府实,止于荆、扬二州。自晋氏迁流,迄于太元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卷五十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唐朝婚姻重视家族门第的观念仍然十分流行, 到了宋代时, 世人多“取士不问家世, 婚姻不问阀阅”。这一变化说明了(     
A.门第观念淡化B.伦理道德观念强化
C.社会阶层固化D.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陶寺遗址,其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间,它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陶寺遗址中的各类器具在大中型墓,尤其在大型墓中成套出现,如漆木器与陶器或互为配套,并在墓中有大致固定的位置。随墓主身份不同,器物的使用有着相当严格的限制。这表明(     
A.当时手工业与农业已完全分离B.陶寺时期形成严密的礼乐体制
C.陶寺遗址实证了夏王朝的存在D.早期国家的等级分化较为严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表反映出秦代(     
公元前219年开始南征百越,灭东瓯、西瓯,设立闽中郡
公元前214年平定珠江流域,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
公元前214年收复河套平原,设置了九原郡
A.基层管理制度相当严密B.强制推行郡县制
C.南北方经济联系的密切D.开疆拓土的进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