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撇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材料三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 ……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
(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与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简析上述方针和主张的影响。
(4)综上,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所贯穿的主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清末民初国文独立设科以来,中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在“白话文运动”兴起之前,国文教学内容只是单一的文言文,且选材多停留于经史文选等。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认为以文言为代表的古代话语体系记录和承载着封建旧道德、旧伦理。“宋、元以来盛行的白话文学乃是文学的正宗,白话为文学之利器,也为教育普及之工具”。胡适还坚持要用白话来编写教科书,以利国语的传播和普及。白话文进入教材,从此改变了文言文一统天下的局面。从1932年颁布的中学国文课程标准开始,“了解固有文化”与“增强民族意识”列入了整个中学阶段的教学目标中。1936年颁行的课标“修正本”,将“酌量兼使有运用文言作文的能力”修订为“用文言文叙事说理、表情达意之技能”。

——摘编自张锋《文言文教学之历史沿革与革新策略》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小学语文教学经历了一段轻视和忽略文言诗文教学的时期。2001年《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意义,读懂文章内容。2003年颁行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文言诗文教学的规定: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中国思想界起初误以为现代化就是西化,时至今日,人们对“现代化”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现代化和民族化并不矛盾,是融合为一体的。

——摘编自胡虹丽《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现代中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1世纪重视文言文教学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魏晋之际,在乱世中寻求精神解放和幸福的魏晋士人对传统价值标准和信仰追求由怀疑到否定,并进而形成了玄学。魏晋玄学的幸福观以其畅性情之自然、重生命之长久、贵精神之自由、尚行为之放达的基本价值取向诠释了对“名教”(礼教)反思后的自然论。据此可知,魏晋时期
A.传统儒家幸福观被彻底颠覆B.士人倡导“理”性的社会生活
C.玄学是传统文化融合的产物D.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日益强化
2022-04-08更新 | 407次组卷 | 5卷引用:必刷卷02-2022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山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乾隆时期,闽浙总督杨庭璋奏称:“近年粤闽贸易,番船甚觉减少,即内地贩洋商船,亦多有停驾不开者。在外番因不能置买丝斤,运来之货日少,而内地所需洋货,价值亦甚见增昂。”这反映出
A.官员对“海禁”效果的否定B.国内丝绸价格的上涨
C.中外“丝—银”贸易的终结D.中外市场联系的弱化
2022-03-14更新 | 834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德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明清徽商鄙视腰缠万贯而又唯利是图的人,他们尊奉“利以义制”的信条,许多徽商还将诚实不欺、公平守信作为自己的经营原则。该现象反映出
A.商人名利观念的淡化B.理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C.社会主流价值的影响D.传统经济政策的调整
2022-06-07更新 | 639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和杂志集中刊载一系列有关农民问题的文章。同时,中共对农民占中国总人口比例的估计被逐渐提高,1922年底称“至少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六十以上”,至1925年初,此数字提高为“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这些现象反映出中共
A.建立工农联盟的愿望日趋强烈B.开始萌发“工农武装制据”思想
C.初步意识到农民阶级的重要性D.清醒地认识到农民运动的价值
2022-04-29更新 | 50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南北朝时期,金属货币在北方几乎绝迹,谷帛代替了钱币作为交易媒介。但在南方,金属货币的使用却是不断扩大,还产生筹码不足和钱币盗铸等问题。这反映出当时
A.南方经济水平高于北方B.南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C.货币的功能和价值下降D.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控力减弱
2022-02-23更新 | 947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随着汉代察举制的推行,社会上逐渐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现象。这反映出
A.察举制失去了选官功能B.封建统治基础亟需扩大
C.选官标准影响社会风气D.汉代重文抑武的价值追求
2021-06-03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压轴打靶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宋代著名史学家范祖禹(104I-1098年)在其著作《唐鉴》中,批评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乃"悖天理,灭人伦"之举;视武则天统治为"母后祸乱",拒绝使用武则天年号。此举意在
A.总结前代弊端为现实服务B.强调历史史实的研究价值
C.把儒家义理作为评判标准D.树立严谨求实的考证学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876年,丁宝桢由山东巡抚调任四川总督,鉴于"各勇营亦皆习用洋枪,均须购自上海洋行,价值既贵,而道路转运,费亦不赀,并恐不免有受洋行欺骗之事",奏准自设枪炮厂以供川军之用,1877年在成都设四川机器局。丁宝桢此举
A.有利于近代工业的自强自立B.使政府摆脱了对洋行的依赖
C.顺应了实业救国的时代潮流D.增强了近代工业市场竞争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