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阅读下表回答(     
A.经济结构深刻变化,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趋于增强
B.农业发展的比重降低,农业发展相对缓慢
C.高科技发展迅速,比重大增
D.制造业发展相对稳定,在国民经济居主导地位
2024-03-19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检测联考卷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事记
1840年片战争爆发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魏源编成《海国图志》
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
1877年丁日昌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长途电报线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张謇开始创办大生纱厂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
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
1907年秋瑾就义
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
1917年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
任选以上三个史实,从中提炼一个主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3 . 春秋时期外交“是循着由重视道德的作用,而趋向重现实的利益;由崇尚礼、信,而趋向诈伪和计谋的轨迹发展的”。这一变化(     
A.是应对时局的必然选择B.表明外交思想日臻成熟
C.体现了儒法势力的消长D.使列国间利益冲突加剧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4 . 徐光启指出,对待西学“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但又认为“会通西学”“岂非礼失而求之野乎”。康熙是“西学东源”说的滥觞者,其逻辑起点是“中学优胜论”,这成为中国士人观察西学的基本立场和态度。上述对西学的认识(     
A.为中体西用埋下了伏笔B.开阔了士人群体的视野
C.增强了民族自尊与自信D.加快了传统文化的瓦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周公,西周开国元勋,被封为辅相,不论军政大事还是疑难小事,周武王都找他商量。唐以前统治者多奉行“周孔之道”,在儒家文化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下面是学者对先秦两汉时期文献中周公形象的研究统计。

先秦两汉时期周公形象数据统计(单位:次)


西周春秋战国西汉东汉
道德典范形象506556435
辅国重臣形象4715812893
践阼称王形象306109
巫祝形象403146
圣人形象00102331

先秦两汉文献所见周公道德品质数据统计(单位:次)


西周春秋战国西汉东汉
20478
9513100
忠诚130696
勤劳161535
纳贤008148
仁德10016145
谦恭00373

——摘编自李佳庾《先秦两汉时期周公形象研究》


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任选一个或多个角度,围绕“先秦两汉时期周公形象”,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6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针对沙俄趁乱窃据伊犁的情况,有大臣表示,与其争论应加强“塞防”还是“海防”,不如派大臣“体察各城情形”,再判断伊犁应该是“宜急收复”还是“宜明画疆界与俄人定约”。这一主张(     
A.代表了“海防派”的要求B.蕴含一定近代外交思维
C.将新疆的主权弃之不顾D.折射出晚清财政的困窘
7 . 下图所示为宋代磁州窑白底黑花缠枝牡丹纹枕,枕侧有竖式“张家造”款。考古发现,“张家造”并非出自同一个窑场,还有一部分纹饰相同,但落款为“张家枕”“张大家造”的瓷枕。由此可知,宋代(     
A.经济发展推动艺术繁荣B.官营作坊分布地域广泛
C.瓷器多为世俗生活用品D.市民商业品牌意识较强
2024-01-31更新 | 17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隋朝时期,西域高昌国(统治中心在今新疆吐鲁番一带)兴办学校,教学内容“有《毛诗》《论语》《孝经》,置学官弟子,以相教授”。唐蕃和亲后,松赞干布“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这些现象的出现(     
A.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政权的友好交往B.得益于中原王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C.是中原文化对外来宗教传播的回应D.加快了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进程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9 . 考古学者在位于今内蒙古的兴隆洼遗址发现了距今约8000年的粟的炭化颗粒,这些颗粒的形态特征和尺寸大小明显有别于野生的同类植物种子。这可用于说明(     
A.南稻北粟生产格局的形成B.北方地区原始农业的出现
C.高原牧区农牧分工的格局D.定居生活对种植业的意义
2024-01-31更新 | 27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春秋战国时期,农家代表人物许行提出“君民并耕”之说,要求人人都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墨家代表人物墨子提出“节葬”的主张,认为葬礼不分贵贱,一律“桐棺三寸”,也不需要守丧。上述主张反映了当时(     
A.农民阶级的平均思想B.重农抑商的不断发展
C.社会阶层的分化加剧D.社会思想的融合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