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某中学高二历史兴趣小组以“西学东渐”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了许多图片和资料。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探究题。
编号人物主要事迹核心思想主张
1创办江南制造总局中体西用
2著有《新学伪经考》君主立宪
3创办《新青年》民主共和

(1)反思历史在“西学东渐”潮流中,他们所代表的阶级派别分别进行了什么社会实践活动?体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这些实践活动对中国历史发展具有的共同意义是什么?
(2)围绕“西学东渐”与救亡图存的关系同学们发表了多种观点。同学甲认为:只要引进西方科技,制造利器,就能救中国。同学乙认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走资本主义道路,是中国的唯一出路。同学丙认为:要救亡图存就必须全面清算中国传统文化。你认为这些观点是否正确?谈谈你的观点。
2021-03-1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研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高三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分成了群星闪烁、分道扬镳、西学东渐三个步骤,展开研究。
群星闪烁
材料一
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把智仁勇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它们是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而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是知识”,他认为“知识是美德的基础,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由教育而来”。
分道扬镳
材料二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西学东渐
材料三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拉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文池《思想的灵光》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如何发展儒家思想的?它对后世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结合所学知识,例举中国新生资产阶级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

3 . 研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高三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展开研究。

材料一: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把智仁勇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它们是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而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是知识”,他认为“知识是美德的基础,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由教育而来”。

材料二: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于语类》

材料三:启蒙思想是个长期的国际性的发展过程,18世纪末在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人民以新的观念看待国家、政权机构、宗教生活。

——《大国崛起》

材料四: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的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文池《思想的灵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来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如何发展儒家思想的?它对后世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3)启蒙思想使人民产生了哪些“新的观念”来看待国家、政权机构的?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结合所学知识,例举中国新生资产阶级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表所示是某同学参与班级组织的“中国古代政治风云人物”论坛所准备的展示表格。据此可知,他评说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西北:三征噶尔丹北方:保卫雅克萨,签订《尼布楚条约》
西南:册封班禅额尔德尼京城:除鳌拜,加强皇权东南: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西南及华南:平定三藩之乱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康熙帝
2022-03-16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鹤庆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了很多相关材料。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
社会思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主要原因
洋务思潮“中体西用”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
维新思潮
新文化运动

2024-03-18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清流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6 . 某兴趣小组以“大境门”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搜集了以下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境门

1644年,清朝在张家口长城上修建了万里长城线上的最后一个“关门”,顺治皇帝亲笔题字——大境门。1927年,察哈尔都统高维岳为大境门内外的高山大川所感动,在大境门上面写下了四个颜体大宇“大好河山”。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何孟雄等在大境门内外开展革命活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爱国将领吉鸿昌率领数万抗日同盟军宣誓出征,北出大镜门,抗击日寇,收复失地。

1945年8月23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从大境门攻入张家口,从日寇手中解放张家口。

1948年12月24日,人民解放军取得平津战役西线张家口战役的胜利,从大境门入城。

1982年,大境门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2年2月3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传递在张家口大境门遗址进行。


请你选用新的时间尺,对材料中的大境门的主要历史阶段进行划分并阐释阶段特征。(要求:划分为两个或三个阶段,阐释注意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23-07-0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一统”指国家在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某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国家治理”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甲: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沿革表

朝代高层政区统县政区县级政区
三国两晋南北朝
五代十国道(方镇)
宋朝
元朝行省路、府、州
明朝承宣布政使司(行省)
清朝道、府

——根据周报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整编


——据《中国历史教学挂图》

材料二

西汉王朝在边疆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设置“道”进行管理,而对于归附的边疆少数民族较大的群体设置“属国”进行统辖,在西域、西北、西南、南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情况,分别设置了军政机构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唐代延续了汉代这一民族政策,羁縻府州制度便是这一政策在边疆政策治理上的一个创举。

——摘编自马亚楠《浅析中国古代因俗而治的边疆治理政策》


(1)研究本主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材料一中的史料?
(2)分析说明材料二所反映的特点与研究主题之间的联系。
(3)若进一步探究本主题,你认为还需要从哪一角度补充材料?举例说明。
(4)《三国演义》卷首语认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一统”指国家在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某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国家治理”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甲: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沿革表

朝代高层政区统县政区县级政区
三国两晋南北朝
五代十国道(方镇)
宋朝
元朝行省路、府、州
明朝承宣布政使司(行省)
清朝道、府

——根据周报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整编

乙: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丙:明清时期的乡约


——据《中国历史教学挂图》

材料二 西汉王朝在边疆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设置“道”进行管理,而对于归附的边疆少数民族较大的群体设置“属国”进行统辖,在西域、西北、西南、南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情况,分别设置了军政机构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唐代延续了汉代这一民族政策,羁縻府州制度便是这一政策在边疆政策治理上的一个创举。

——摘编自马亚楠《浅析中国古代因俗而治的边疆治理政策》


(1)研究本主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材料一中的史料?
(2)分析说明材料二所反映的特点与研究主题之间的联系。
(3)若进一步探究本主题,你认为还需要从哪一角度补充材料?举例说明。
9 .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全民族抗战的胜利”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材料   

甲:摘编自“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发表的官方文件。亲爱的同胞们!……现在为求得与国民党的精诚团结,巩固全国的和平统一,实行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部分,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以便用统一团结的全国力量,抵抗外敌的侵略。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715日)

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全国国民最要认清,所谓最后关头的意义,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唯有“牺牲到底”的决心,才能搏得最后的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对于卢沟桥事件之严正表示》(1937717日)

乙:摘编自193811日创刊的《抗战漫画》中的两组画面。


丙:下图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



结论:全民族抗战的实现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
(1)使用材料甲、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
(2)据材料甲、乙、丙并结合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对结论加以阐述。
10 . 某班级同学在讨论太平天国革命纲领时,有一个同学认为《资政新篇》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小林同学马上进行反驳。小林反驳的观点正确的是
①两者内容不同 ②两者所设想的目标不同 ③两者的社会经济主张不同 ④两者实施的结果不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19-01-30更新 | 898次组卷 | 3卷引用:2011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