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这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所示为某学者针对部分时期不同统计口径下若干区域的零岁预期寿命*统计。

国家或区域时期零岁预期寿命
英国1750180037
中国农村(辽宁,男性)1792186736
法国180034
日本农村1776181533
荷兰180032
中国农村(安徽,男性)1300188031
法国175028
罗马时期埃及(村民)1125738
英国(佃农)13001348小于28
伦敦1750179923
中国(北京,男性)1644173927

*注:零岁预期寿命指在出生时的死亡率水平下平均还能继续生存的年数,通常指的是出生时的平均预期寿命。

——摘编自[美]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00)》

从上述材料中任取两组或两组以上具有可比性的零岁预期寿命数据,据此得出一个结论,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准确写出所选数据所对应的时空范围,结论明确、合理,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是1952年新中国有关经济的部分数据统计。据此判断,新中国(     
人均GDP全国城乡人均储蓄存款国家外汇储备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城镇职工年均工资收入
119元人民币1.5元人民币1.09亿美元57元人民币445元

(以上数据为1955年币制改革后的人民币单位,数据是采用的国家统计局折算数据)
A.发展重工业是当务之急B.工业化建设的资本积累严重不足
C.应当积极发展对外贸易D.已经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任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8年,中国单位GDP能耗比1953年降低43.1%,年均下降0.9%。从单位GDP能耗指标值(GDP按2018年价格计算)来看,由1953年的0.91吨标准煤/万元逐步上升到1960年最高的2.84吨标准煤/万元后逐步下降,20世纪70年代开始又逐步上升后,基本呈现稳步下降态势,2018年下降到0.52吨标准煤/万元。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能源司《能源发展实现历史巨变 节能降耗唱响时代旋律——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四》

材料二


——据美国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CAIAC)相关数据整理


对比两则材料中的信息,围绕“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3-08-10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非西方国家和地区的史学是学习西方史学后建立的,缺乏从自己的历史出发建立的理论,因此现在的世界史只是一种准世界史。

——摘自马克垚《困境与反思:“欧洲中心论”的破除与世界史的创立》(2006年)

材料二下表《全球史评论》刊载论文统计表(单位:篇)

辑号出版年份主题论文数译文国内理论和评论实证转载
32010年中外文明互动175123140
42011年全球环境史1385852
52012年文明、相遇、互动、共生165114122
72015年多维视角下的地方与全球1367673
112016年欧亚大陆的联系与交流936362
132017年跨文化视野中的“他者”151144110
142018年全球视野下的环境史1037462
152018年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周边与世界12012572
162019年全球史视角的妇女与性别研究12572102
172019年世界历史中的中国11011382

——统计摘编自《全球史评论》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当代中国全球史研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全球史研究的意义。
2023-12-3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棉纺织业最初源于印度。17世纪中期以来,棉织物构成英印贸易的主要商品。由于毛纺织商人不断向议会请愿,从17世纪末期开始,议会多次通过法案,禁止从印度、中国等国进口印花棉布,但收效甚微。18世纪中期,尝试一连串机械化操作开始在英国率先实现,技术变革推动了英国棉纺织工业的飞速前进,1774年,英国已经具备打破世界纺织品格局能力,毫不犹豫地废除那些禁止从印度进口棉布的法案。机器化的生产方式为棉纺织品的集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使单位生产成本一再降低,成为英国开始寻求棉花原料、扩大生产规模的起点,美国南部、印度逐渐成为英国原棉产地。

——摘编自杨松、马瑞映《内驱与统合:英国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及对全球体系的影响》

材料二   1978年到2018年,中国人均消费纤维(棉、丝、化)由2千克到20千克,出口创汇由2亿美元到7000亿美元,国有控股主营业务占比2.3%,外资占比16.2%,私人占比76.5%。在八九十年代纺织业经历了一个艰难发展过程,1998年,国家果断采取“压锭、减产、扭亏”策略,从此纺织行业走上快车道,纺织行业增长年均两位数。纺织工业产学研钵系完整,目前,中国纺织业生产、出口世界占比绝对第一。不过在新疆主要棉花产区,却不是纱线纺织主导地区,许多优质高端布料及终端产品仍依靠进口,科技在工业领域贡献率还低8个百分点。

—— 摘编自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经济研究院数据及《中国棉纺织行业发展历程和现状》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对英印棉织贸易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废除禁止从印度进口棉布法案的经济背景。
(2)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纺织业发展的特点和原因。
(3)针对我国纺织业发展的瓶颈,谈谈你的合理建议。
2021-05-1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新康国际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学者统计,明清之际至清中叶以前,西方传教士与华人配合所创译的各类新名词,如果包括人名、地名、国家名称等在内,恐不下一千。其中,除人名、地名和部分宗教名词音译词占的比重较大外,学科名词则大多采用意译的办法,流传至今。这可以用来说明,明清时期(     
A.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华文化发展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经世致用观念促进了科技传播D.东西文化的交流互鉴增强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反秦大起义的过程中,拥兵自重的军事实力派人物先后称王;汉高祖刘邦在与项羽争天下时,也不得不以封王为手段,笼络韩信、英布等豪杰为自己效力;汉初的思想家又批评秦始皇“非封建,行郡县”是出于“私天下”之心的暴政,形成了革秦之弊必行封建之制的社会舆论。与秦朝推行单一的郡县制不同,汉初的统治体制是“郡国并行制”。汉初的封国领土广大,诸侯王地位尊崇,“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置百官宫观,僭越天子”。根据周振鹤的研究统计,当时全国有57郡,其中10个诸侯国共领有42郡之地,占总数的73.7%;而中央辖属的郡县之地共有15郡,仅占总数的26.3%。

——摘编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二   在八国联军被义和团截击于京津之间的时候,英国驻上海代总领事霍必润于614日即电告本国政府,指出长江流域的任何骚乱,必将对英国造成巨大的损失,建议“应当立即与汉口及南京的总督(张之洞、刘坤一)达成一项谅解”,如果刘、张想要得到英国的有力支持,“他们将在所辖地区内尽力维护和平”。霍必澜的意见得到英国政府的肯定,并被指示向刘、张作出相应“保证”。显然,英国并不是真的要维护两江、湖广的稳定,而是为维护它在该区域所攫取的权益。在英国的首倡下,其他列强也各怀私利加入进来,与英国联合行动。刘坤一和张之洞一贯仇视义和团运动,主张坚决镇压。在清廷对义和团“剿”“抚”不定甚至决定利用之时,他们仍固执己见,说“拳匪”势甚“猖獗”,主张竭力“剿办”,并强调“各国纷纷征兵调舰,大局危急”。而以英国为首的列强关于“互保”的提议,正与其原有的意向不谋而合。

——摘编自董丛林《“东南互保”究竟保了谁的利益?》

材料三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规定并承认了少数民族的自决权、自由权,在倡导联邦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民族纲领,宣告了民族权利。19341129日发布了《中国工农红军关于苗瑶民族中工作原则的指示》,确定了民族平等团结这一根本原则,为长征时期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1936年,中共中央领导成立了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在事实上开辟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局部实践之路。1941年,经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政权制定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其中第十七条之规定提及建立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初步确立。19475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并于1949122日改称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摘编自谭玮、陈心林《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实行封国制度的背景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列强与南方督抚达成“东南互保”的共同目的并说明其带来的危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民族自治制度历程的特点并说明其积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为新中国不同时期经济史研究主要高频词统计
时段主要高频词
1949~1979剥削者、地主阶级、封建制社会、剥削阶级等
1980~1993生产力、企业、资本主义、财政管理、工业、金融、商品、乡村等
1994~2019市场经济、企业管理、工业化、制度变迁、贸易、市场整合等
表所示变化反映了我国(     
A.统计学研究顺应了时代发展B.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发展
C.现代企业制度引领世界潮流D.实现了向“智造强国”的转型
2024-03-29更新 | 23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方画家在数量上不分上下。南方画家集中于南朝统治的重心,即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江东地区;北方的画家分布在较为集中的陈郡、荥阳、济南、琅琊、乐安、彭城等郡分属青、徐、兖、豫所辖之地。

墓室壁画继承发展了汉代表现方式,经过整理与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墓总计一百三十二座,其中北方地区有一百一十二座,南方仅有二十座。壁画墓年代在曹魏至十六国时期,出土地点几乎均位于河西走廊一带。十六国时期,河西成为北方文化最发达的地方。佛教美术的充分发展是魏晋南北朝绘画研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南朝有壁画的寺院有三十八座,而北朝只有十座,建康和江陵两地寺院总和已经超过整个南方的半数。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遗址在全国总计有五十九处,北方就占了五十三处,而南方仅有六处,目前留有壁画的十八处石窟则均位于北方,这与寺庙壁画的分布形势刚好相反。佛教由西北陆路传入中国,石窟寺最先在西域、河西地区出现,进而传入中原与北方各地。河西走廊与祁连山脉沿线成了我国最大的石窟艺术群。西起敦煌的莫高窟、西千佛洞,东至永靖炳灵寺与天水麦积山,都有大量石窟壁画遗存。河西走廊是佛教东传的必经之路,因而这里较早接触佛教,石窟寺也随之兴起。北方其他地区少有石窟壁画的遗存,而从石窟的分布来看,也主要集中在北朝时期的都城与比较重要的城市,如当时的平城、洛阳、邺地。魏晋南北朝时南方的石窟仅见于南京附近与四川北部的广元地区。

——摘编自赵振宇《魏晋南北朝绘画地理格局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分布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
2023-10-2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一中集团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如表所示是诸子学说在秦朝的著作统计情况。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是,秦朝(     
诸家在秦朝时的著作统计表
学派著作学派著作学派著作
儒家《羊子》墨家名家《黄公》
道家纵横家《奉零陵令信》农家
阴阳家杂家小说家
A.社会动荡不安B.传世文献几近灭绝C.实行文化专制D.农耕经济严重衰退
2023-10-2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一中集团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