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75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太祖时,虽听缘边市易,而未有官署。太平兴国二年,始令镇、易、雄、霸、沧州各置榷务,辇香药、犀象及茶与交易。……雍熙三年,禁河北商民与之贸易。时累年兴师,千里馈粮,居民疲乏,太宗亦颇有厌兵之意。端拱元年,诏曰:“朕受命上穹,居尊中土,惟思禁暴,岂欲穷兵?至于幽蓟之民,皆吾赤子,宜许边疆互相市易。自今缘边戍兵,不得辄恣侵略。”未几复禁,违者抵死,北界商旅辄入内地贩易,所在捕斩之。……景德初,复通好,请商贾即新城贸易。诏北商赍物货至境上则许之。二年,令雄、霸州、安肃军置三榷场,北商趋他路者,勿与为市。遣都官员外郎孔揆等乘传诣三榷场,与转运使刘综并所在长吏平互市物价,稍优其直予之。

——摘自《宋史》卷第一百八十六

(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互相市易”发生在北宋与哪个民族政权之间,并给出判断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与上述民族政权贸易交往发生的变化;指出北宋“令雄、霸州、安肃军置三榷场”的考量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33年6月,《红色中华》发出“关于经济动员的新的号召”,呼吁“苏区党团工会贫农团全体动员起来”,举行节省经济竞赛,为完成退还80万公债而斗争。仅1933年6月一个月,胜利、上杭、兴国、瑞金等12个县退还公债数额总计达十万余元。这说明(     
A.苏维埃政权赢得民众认同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C.苏区经济建设取得大发展D.革命根据地面临巨大困难
昨日更新 | 178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4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最初无不服膺天演论。1919年元旦,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生物的进化,不是靠着竞争,乃是靠着互助。人类若是想求生存,想享幸福,应该互相友爱”;陈独秀“更径将互助视为人性善的本能”;1919年底,他们与蔡元培、胡适等人发起成立“工读互助团”。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主流B.社会精英思想观念趋于保守
C.国人理性看待中西方文化D.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的反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清初,按察使是省级重要的司法官员。晚清时期,因参与条约谈判及审理教案,按察使开始扮演临时准外交官的角色;同时按察使还是洋务与新政的实践者,参与铁路与厂矿建设,保护电报电线,兴办新式学堂、创办近代警察。据此推知,当时(     
A.地方势力积极应对民族危机B.中央政府的政治权威有所加强
C.传统社会管理机制亟待改革D.按察使成为推动近代化的主体
5 . 上林苑是西汉最重要的皇家苑囿,扬雄《羽猎赋》中写到:“宫馆台榭,池沼苑囿,林麓薮泽,财用足以奉郊庙,御宾客,充庖厨而已,不夺百姓膏腴榖土桑柘之地。”晋《三辅故事》中记载:“武帝作昆明池以习水战。后昭帝小,不能复征讨,于池中养鱼以给诸陵祠,余付长安市,鱼乃贱。”这反映出,西汉(     
A.皇家苑囿具有经济功能B.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C.地主田庄经济发展迅速D.苑囿中农业的专业化特征
昨日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指出:夏的都城有崇、安邑等13处,商的都城自契至汤有、蕃等7处,汤以后五迁,西周早期都城曾有邰、豳等5处。这些都城或相继建立或同时建立,最后均可能同时并存。早期国家的都城同时并存(     
A.源于重建社会秩序B.受同源共祖观念影响
C.利于加强王权辐射D.说明国君权威增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80年,北洋海军驻守旅顺,加强了大连地区的防务建设,使这一地区迅即成为北洋海军的重要基地。1902年,贯穿东北的中东铁路和直通旅顺的铁路建成。1905年,大连成为“自由港”,接纳世界各国船只。大连的上述变化反映了(     
A.中国国内政局的变动B.列强经济侵略程度的加深
C.清廷经济政策的调整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8 . 如表所示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红四军)每到一地的主要政治任务。中国工农革命军(红四军)这些政治任务的开展(     
政治任务主要内容
开展深入调查研究对该地的地理、交通、民俗、物产、人口、教育、宗教、宗族以及阶级状况,地主、富农、自耕农、贫农、雇农的土地占有情况等,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
对群众进行宣传发动部队设有宣传兵制度,宣传兵负责挨户和沿街宣传,刷写标语,组织集会。毛泽东还曾多次亲自修改标语口号,制定宣传方案,督促检查落实。
帮助地方培养骨干组织农会,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和成立基层工农民主政权,以及组织农民赤卫队,进行分配土地、发展经济、移风易俗等各项工作。
A.壮大了国民大革命的社会基础B.有利于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C.推动了全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D.促使当时农民阶级觉悟全面提升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举行和平谈判,面商国家大计。8月28日,‘毛泽东偕周恩来等飞抵重庆,经过43天的艰苦谈判,于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订了“双十协定”。协定规定:双方“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还确定召开各党派代表及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和平建国大计。由于蒋介石坚持统一军令、政令,取消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拒绝承认解放区各级民选政府的合法地位和公平合理地整编全国军队的主张,双方在这些根本问题上没有达成统一。

——摘编自崇文书局《重庆谈判》

材料二   1949年4月1日,以张治中为核心的国民政府代表团抵达北平,经约两周的谈判,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主要内容为:惩办战争罪犯;废除伪宪法;废除伪法统;依据民主原则改编一切反动军队;没收官僚资本;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卖国条约;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新的民主联合政府。同时,中共也同意在战犯问题上,可以在和平条约中不提蒋介石三个字;国民党军队的数额、番号、官长均可照旧不动,驻地问题可以研究;是否签字后马上渡江,也可以商量;南京政府在新政协开会,即联合政府成立前可以继续存在。4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谈判宣告破裂。

——摘编自王奔宇《张治中与北平和谈》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重庆谈判与北平和谈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和谈的共同作用,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1920年9月,毛泽东在《大公报》上发表《释疑》一文,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后,政治易位,法律改观……以后的政治法律,不装在穿长衣的先生们的脑子里,而装在工人们、农人们的脑子里。”由此可知,毛泽东(       
A.指明了中国革命正确道路B.重视广大民众的力量
C.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不足D.强调统一战线的重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