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选官春秋

官员,是国家政治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国家政权存在的重要基础之一、在中国古代,为封建王朝选拔合格的官员一直是中央政府统治的重要一环,选拔官员的方式与标准也随着时代发展而在不断进步与变化。



(1)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经过了长时期的发展,请将箭头下方数字所代表的时代与下列选官制度相对应。(填写字母)
A.察举制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世官制 E.军功爵制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

材料一(刘毅弹劾九品中正制上建)会文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葬在手,接人主之成福,夺天朝之权威……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愚臣以为宜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

——《晋书·刘毅传》


(2)依据材料一,刘毅主张废除九品中正制的理由有哪些?哪一项理由最有可能打动皇帝?

材料二《升官图》


   
(3)通过《升官图》,可以研究中国古代的哪一官制?从《升官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升官图》属于哪一类史料?在使用这一类史料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4)有一种说法称这一游戏最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如认同,请运用历史知识进行证明:如不认同,请说明理由,并依据历史知识推测其最早可能出现的时代。
(5)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具有哪些特征?(  )(多选)
A.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逐渐发展为品行、道德。
B.选拔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
C.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D.选官权力由地方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2023-01-26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进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B.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
C.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D.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2022-06-02更新 | 551次组卷 | 143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意义和成果的是(     
A.顺应北方民族交往交流的历史趋势B.大大缓解了当时的民族矛盾
C.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D.为以后的两宋盛世打下基础
2024-03-0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近代中国政治转轨
课后,等级班学生对“近代中国政治转轨”专题颇感兴趣,并尝试通过以下环节进行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环节一:借助时间轴简单梳理近代中国大事记

材料一:


A.八国联军侵华B.洋务运动开启C.戊戌变法改制D.辛亥革命爆发
(1)将上述字母所示历史事件填入时间轴中对应的横线处。(填涂字母)
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环节二:补充19世纪50至60年代的史料

材料二:自广西用兵以来,奏报军饷及各省截流筹解,已至二千九百六十三万两,各省地丁、盐课以及关税、捐输,无不日形支绌。

——(清)《文宗实录》卷97

自军兴以来,各省丁潜等款,纷纷奏留,供本省军需,于是户部之权日轻,疆臣之权日重。

——(清)曾国藩《江西牙厘请照旧经收折》(1864年)

注:《文宗实录》起自道光三十年(1850)正月,止于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

(2)材料二反映了清朝政治和权力结构出现怎样的现象?结合材料二及所学,分析导致此现象的原因。
环节三:将目光转向清末民初的历史现象

材料三:1900621日,慈禧太后以光绪的名义,向英国等十一国同时宣战。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闻讯后致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此后出台的《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长江及苏杭内地各国商民教士产业,均归南洋大臣刘、两湖总督张,允认真切实保护。

(3)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清末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变化是(     
A.中央权威日渐衰微,地方权势同步萎缩B.中央权威不复存在,地方权势逐步扩张
C.中央权威日渐衰微,地方权势逐步扩张D.中央权威不复存在,地方权势一手遮天

材料四:皇帝之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宪法改正提案权属于国会。总理大臣由国会公举,皇帝任命。陆海军直接皇帝统率,但对内使用时,应依国会议决之特别条件,此外不得调遣。国际条约,非经国会议决,不得缔结。国会议决事项,由皇帝颁布之。

——《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1911113日)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311日)

(4)材料四中两份文本的内容体现了哪些基本的政治思想?概括20世纪初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环节四:研读教科书文本,进一步探究民国时期的政治特征

材料五:袁世凯称帝失败,不久死去,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在英美支持下,控制了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据有皖、浙、闽、鲁、陕各省;奉系的张作霖,同样以日本为靠山,占据东北三省。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

(5)综合材料,联系所学,你如何看待近代中国政治转轨这一历史现象。
2023-12-13更新 | 58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天下一统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代时期,理想中的天下是一个以华夏为中心的政治共同体。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迈向大一统。

——摘编自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


(1)材料中的“三代”是指夏、__________、周;春秋时期的“华夏大地”是以__________(地区)为核心区的。
(2)孔子所追求的“天下共主”时代,最典型的是什么历史时期?他认为怎样才能实现此目标?

材料二   迨始皇吞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遗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3)秦始皇在全中国革除的“古人之遗法”,主要包括(     )(双选;客观题需在考试系统上完成,下同)
A.贵族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三公九卿制
(4)秦始皇创设了哪些“后世之治术”?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什么积极性?

材料三   清代的雍正皇帝曾说:“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

——摘编自刘晓东《“华夷一家”与新“大一统”》



(5)“塞外”是指什么地区?“我朝”与秦朝比较,在疆域上有哪些显著不同?
2023-01-1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政法大学附属松江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国古代的中央行政制度在历史的进程中因时而变,逐步完善。某历史社团围绕这一主题,搜集到了下面相关史料:

A 自武德以来,常于门下议事,即以议事之所谓之政事堂。

B (大学士)必充军机大臣,始得予政事,日必召入承旨,平章政事,参与机密。

C 太祖受命,以宰相专主文事,参知政事佐之,枢密使专主武事,副使佐之。

D 中朝,内朝也。大司马、侍中、常侍等为中朝。

E 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

F (丞相)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御史大夫)银印青绶,掌副丞相。

1.请把以上制度和对应朝代进行匹配(填字母)
①秦:_______;②西汉:_______;③唐:_______;
④宋:_______;⑤明:_________;⑥清:_______。
2.材料 F 中所涉及的政治制度是(     )(单选)
A.三省六部制 B.三公九卿制 C.九品中正制 D.汉承秦制
3.与材料 C 相关的治国措施或方针有哪些?(     )(双选。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A.儒表法里 B.崇文抑武 C.重外轻内 D.分散权力,相互制约
4.根据以上材料,逐一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三选。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A.政事堂使得多人共掌宰相之权 B.军机大臣对于军国大事有决策权
C.枢密院主军政,直接带兵作战 D.中朝的设置是皇帝于朝堂之外另起炉灶
E.内阁是相权的直接延续 F.御史大夫对丞相的权力形成一定制约
5.综合以上材料,归纳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趋势。
2023-01-11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和治理

延续两千多年的大一统国家形态是历史合力的结果,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 必然选择。而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整 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其中治理国家的政治制度体系是其中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



(1)写出A. B. C.所示的三个历史时期。
(2)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分别填入相应空格中)
A、削弱地方权力与加强中央集权的地方官制
B、选择标准的演变与不断制度化的趋势
C、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由官员兼任到设立专门机构的演变趋势
E、“家国一体”政治特点的先秦政治制度
一、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演变
1)①
2)皇权为中心的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创设
3)分工严密各司其职的官僚制度不断完善
二、 ②
1)皇权不断加强与相权不断削弱的中央官制
2)③
3)地方管理由中央垂直管理向派驻管理的转变
4)制度与官制不断创新的有效边疆治理
三、选官制度的演变
1) ④
2)逐渐成为强化皇权、加强统治的手段
四、监察制度的演变
1) ⑤
2)对地方的监察越来越严密,皇权得以进一步加强
2023-01-12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新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祖宗之法”
(1)历朝帝王将相对开国祖宗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一般都持敬畏之心,力图遵循继承。请将以下“祖宗之法”与朝代相对应。(填字母)
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祖训首章》________
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高宗实录》________
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己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太宗即位诏书》________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
(2)历史上也有认为“祖宗不足法”的改革家如王安石,请结合所学知识,他认为祖宗之法有何弊端?改革最终结果如何?
(3)以上“祖宗之法”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怎样的演变趋势?请结合具体史实,谈谈你对该演变趋势的认识。
2023-01-06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宅兹中国”

西周青铜器何尊内铸铭文“宅兹中国”,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1)就研究中国古代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而言,你如何看待何尊及其铭文的史料价值?

(2)“中国”的版图不断扩大,请将以下中国古代国家版图与朝代相对应(填写字母)。

秦朝:______;唐朝:______;元朝:______;清朝:______
(3)中国版图的扩大与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关系密切,请将以下文献与其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相对应。(填写字母)
《封建论》:“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______
《左传》:“封建亲戚,以藩屏周。”:______
《元史·地理志》:“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______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
(4)请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版图奠定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十六国前期诸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大多数都有意地学习中原文化和典章制度,尤以汉、前燕、前秦为最。与此相联系,他们在治国方面也顺应魏晋以来的潮流,尽可能争取汉族士族的合作。这些做法(     
A.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B.促使汉族门阀制度逐渐产生
C.削弱了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基础D.强化了关中地区的战略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