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中枢机构

材料一

时期丞相命运
秦国吕不韦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其子篡夺皇位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唐朝中枢机构以三省为核心,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遇有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召开宰相联席会议,来决定政府一切最高政令。皇帝的一切诏、敕、制书,均需在政事堂会议研究讨论,然后决定是否颁布,而且下颁的诏枚需要宰相副署,并盖上“中书、门下之印”才能生效,否则就是违制,中央和地方各部门就可以不执行。

——摘编自《中国历代官制》

材料三   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门下)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摘编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七《官制总序》

材料四

时期职位所享有权力范围
明代中叶后内阁苜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
清代军机大臣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中枢机构面临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协调君权与相权的举措。
(3)根据材料三,概括北宋前期中枢机构的新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发展的基本趋势。
2 .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高度发展并开始向近代转型的重要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材料三:清代的雍正皇帝曾说:“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

——摘编自刘晓东《“华夷一家”与新“大一统”》

材料四:江浙地区,在很早以前就是我国的粮仓,而到康、雍、乾时期,“本地(江浙地区)所产丰谷,不足供食用”,过去的“苏湖熟,天下足”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此时,江浙地区经济作物广泛种植,粮食不能自给。松江种稻之地只占1/3,每年都从外地运进大量粮食,特别是集中了大批非农业人口的工商业城镇,更是家无隔宿之粮,江浙市镇更是如此。

——摘编自戴逸《简明清史》

材料五: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1)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趋势?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清朝“极盛于我朝”的表现
(3)根据材料四,指出该时期江浙地区农业种植结构有何调整。并分析这种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
(4)根据材料五,概括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提出的背景。
2023-01-29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唐初,由三省执掌国家政务,三省分别负责起草、审议、执行政令。后来,中书和门下两省合署办公。宋朝时期,门下和尚书两省逐渐被废止。这种变化反映了(     
A.政治体制受到现实需要制约B.唐宋君主权力呈现弱化趋势
C.政治体制的变动具有随意性D.相权增强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4 . 如表所示为1954年浙江省个体手工业产值情况,这反映出当时(     
1954年浙江个体手工业产值在总产值中的占比同比变化情况
下降9.15%
食品部门中的个体产值占比纺织部门中的个体产值占比
下降15.39%下降14.81%
食用油脂豆粉制品棉布缧丝
下降34.27%下降22.87%下降34%下降43.38%

A.工业化进程加快的趋势B.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启动
C.所有制结构变革的趋势D.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趋缓
5 .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B.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
C.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D.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2022-06-02更新 | 547次组卷 | 143卷引用:2015-2016学年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6 . 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规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反映了
A.党适应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B.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变化
C.建设社会主义注重又好又快D.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成热
2022-01-2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7 . 如图是1978〜1998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趋势(来源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其中差距最小时的背景是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D.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形成
2020-04-2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西部四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国民革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纵观近代中国百年巨变,前后相继,波澜壮阔,从中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近代中国
A.历史演变的主要线索B.历史进步的基本趋势
C.历史过程的因果关联D.历史变化的循环往复
2020-07-11更新 | 3593次组卷 | 50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高潮也有低潮。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力量变化的趋势,其中与第二个高峰形成直接相关的是
A.北伐战争的推动
B.南昌起义的爆发
C.“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016-12-13更新 | 259次组卷 | 22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A)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②科举考试内容的不断变化
③城市经济的繁荣
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6-11-27更新 | 644次组卷 | 39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