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2022年6月,研究人员对三星堆“祭祀坑”新出土文物中的近200个样品进行了碳14测年,测年数据集中在公元前1131年至前1012年,3号坑、4号坑、7号坑和8号坑的埋藏年代一致,为商代晚期,从而解决了过去三十年来关于“祭祀坑”埋藏年代的争议。这说明(       

A.历史认识取决于时代变化B.考古发现弥补了文献的缺失
C.考古发现丰富了历史认知D.科技进步影响史学研究水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湖北和辽宁等地的遗址中,发现了6000多年前各具特色的“龙”文物,华夏、苗蛮和东夷部族都有与龙相关的传说。这些考古发现和传说反映出(     
A.国家统一趋势不断加强B.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C.中原是中华文明的核心D.夷夏有别观念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孙子和孙膑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如有人认为《孙膑兵法》源于孙武,完成于孙膑等。但由于《孙膑兵法》在魏晋已亡佚,史学界无法拿出实证予以反驳。直到银雀山汉武帝时期墓《孙膑兵法》与《孙子兵法》同时出土,谜案才真相大白。这说明(     
A.历史真相随着时间推移而清晰B.考古发现有效解决了学术争论
C.汉代独尊儒术不利于学术自由D.史学家间的争鸣延误历史真相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安徽巢湖流域凌家滩遗址距今约5500年,考古人员在此发掘出大量玉器、石器,发现了墙基、大型祭坛和墓地,该遗址还产生了中心聚落和聚落群。距今约5000年的屈家岭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石器,还有大批炭化稻粒、公共墓地等。这说明(     
A.聚落是人类文明产生的根本前提B.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
C.农业出现成为先民定居主要条件D.社会分工促进人类进入阶级社会
2024-02-26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2023年1月陕西发布秦兵马俑第三次考古发掘发现,共清理陶俑220余件、陶马16匹、战车4乘、鼓2处、鼓槌1处、漆盾1处、笼箙3处;兵器柲多处、弓弩箭箙多处,发现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等共计千余件(组),按照排列密度估计,全部发掘后可出土陶俑、陶马约6000件。对这一考古发掘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初步厘清军阵排列规律B.明确武器的种类与配属
C.清楚了陶俑的制作程序D.展示秦朝军事实力强大
2023-04-13更新 | 898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山西陶寺遗址是中华文明古国阶段晚期代表性遗址。考古发掘出土了彩陶、漆木器、玉器等器物,其中鼍鼓、石磬、土鼓等在大墓中随葬的数量、组合和布设位置都是固定和统一的。即使几座大墓的入葬时间至少相距百年,上述规制也无明显变化。据此可知(     
A.神权在陶寺社会中占据主导B.中原核心的文明格局基本形成
C.古国阶段晚期初步形成礼制D.陶寺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征
2024-04-10更新 | 382次组卷 | 8卷引用:押第1题 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考古发现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些遗迹中,部分墓葬出土了象征权力的斧钺以及用于祭祀的琮、璧等。陶寺遗址中,大型墓葬只占1%;中等墓葬占10%左右;小型墓葬则占有80%以上。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社会成员贫富差距较严重B.王权与神权已经紧密结合
C.出现了较明显的社会分化D.阶级矛盾与对立十分突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A.宗法制度的瓦解B.分封制度的崩溃C.等级制度的颠覆D.礼乐制度的破坏
2022-09-15更新 | 2531次组卷 | 108卷引用:吉林省九台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考古材料结论

A

广州秦造船工场遗址出土了铁凿、铁斧等工具。秦代广州地区铁器冶炼技术领先于全国。

B

汕头龟山西汉遗址出土了铜器鼎、镜、带钩等。西汉时汕头地区手工业以青铜铸造为主。

C

韶关曲江南朝墓中出土了9枚剪切波斯银币。南朝时韶关地区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源头。

D

韶关晋唐墓出土了直径1毫米多的打孔水晶珠。晋唐时韶关地区具有较高的手工艺水平。
A.AB.BC.CD.D
2023-12-1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史记》记载“(汉文帝)治霸……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这使得人们对霸陵的具体位置存在争议。近年对“江村大墓”考古时发现,大墓布局呈现只能有皇室使用的“亞”字形,并出土了车府、中司空印等中央机构的印章以及有典型少数民族特色的金银器。经一系列考古发掘确认,“江村大墓”即是汉文帝霸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华民族历史出现了由多元向一体的发展趋势
②汉初尊奉黄老思想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
③中司空、车府等官职都隶属于皇帝掌控的中朝
④考古发现为解决历史争议提供有力证据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8-16更新 | 925次组卷 | 15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