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南朝文风讲究声律词藻、颇为华丽;北朝文风质朴、宜于实用。北魏中期后,南方文学逐渐在北方传播。北齐、北周时,北方作家多以南方作家为楷模,出现了以南方文学为主流的现象。这一现象可用于说明南北朝时期(     
A.南方统一北方趋势明显B.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
C.文化发展助推民族交融D.经济重心南移基本完成
2023-11-11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表明西晋时(     
A.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B.内迁民族已经完成了封建化
C.西晋对内迁各族实行了仁政D.内迁民族政治地位得到提升
3 . 贞观十二年(638年)七月,针对景教等外来宗教,唐太宗下诏曰:“道无常名,圣无常体,随方设教,密济众生。”这反映出唐朝(     
A.家伦理观念受到冲击B.胡汉民族差别淡化
C.三教合一趋势得到认可D.文化的开放和包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还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出现了福建等三大印刷中心。这种状况表明(     
A.政治重心南移B.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
C.经济重心南移D.手工行业分工呈现精细化趋势
2024-02-2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宋元之际,棉花种植流传于闽广、关陕一带。到明代,棉花种植迅速发展,已“遍布于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其利视丝臬,盖百倍焉”。这反映出明代(     
A.植棉成为致富的不二选择B.农业经营模式发生变化
C.弃农经商的现象较为普遍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有学者说:“从戊戌到义和团再到辛亥,由托‘古’到灭洋再到皇权倒塌与复辟,纷纷扰扰,于是怀疑、否定与批判成为他们的特色。他们力求突破19世纪以来盘踞在人们头脑和思想观念中的‘体用二元’僵化思维模式。”该学者意在说明(       
A.五四运动导致知识分子阵营决裂B.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性的解放
C.当时各流派思想出现融和的趋势D.新文化运动兴起具有历史必然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朝建国后,朱元璋分封的诸子大都遣镇北方。同时,大力修建九边重镇,修缮长城并驻守重兵。在南方边疆地区,明朝以卫所驻守各地,在卫所以外的边远地区,推行土司制度,官府对其“不过岁输贡赋,示以羁縻”。以下对明朝边疆治理解读正确的是(       
①解决了明朝内陆和边疆的危机             ②体现重北轻南、怀柔南方的特点
③将卫所制度和土司制度相结合             ④适应了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趋势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8 . 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显学”,备受推崇,主要是因为它(     
①适应了当时专制集权的需要   ②符合了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
③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④解释了事物运动的变化规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07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战国时,封君在其封邑之内有征收租税的特权,但必须接受国君的命令。赵、秦等国封君的“相”往往由国君派遣,主管治理和掌握兵权。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国君集权的趋势出现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确立
C.分封制被郡县制取代D.周王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2023-12-11更新 | 326次组卷 | 37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江城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安史之乱后,全国户口从九百万户骤减到一百九十余万户,虽然其中有相当人口是在战乱中死亡,但大部分主要是逃亡。形成“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形成(     
A.标志着唐朝社会由盛而衰B.加剧了唐政府的财政危机
C.使得均田制出现瓦解趋势D.促进了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2023-11-24更新 | 225次组卷 | 19卷引用:吉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