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B.“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C.“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之廛”
D.“借间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2020-01-09更新 | 703次组卷 | 68卷引用:2011-2012学年吉林省龙井市三中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C.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D.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2020-05-22更新 | 546次组卷 | 52卷引用: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二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3 . 清朝乾隆年间“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果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栀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这则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
A.禁止走私贩运B.保护森林、渔业资源
C.重农抑商D.抑商和禁海
2022-04-23更新 | 145次组卷 | 45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题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说,因为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B.结束了中国两干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2019-12-09更新 | 587次组卷 | 99卷引用:2015届吉林长春市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5 . 江西这片红色的土地拥有“人民军队的摇篮”“中国革命的摇篮”“共和国的摇篮”的美誉,与之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建立
C.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形成
D.湘赣边秋收起义、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2019-09-19更新 | 537次组卷 | 2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综合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单元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C.政府采取不准兼并的政策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2020-06-19更新 | 417次组卷 | 77卷引用:人教版 高一历史 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测验题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
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2020-12-26更新 | 271次组卷 | 77卷引用:吉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   
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021-05-20更新 | 167次组卷 | 51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题1
10 . 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以下关于该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00年签订的《辛丑条约》
B.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
C.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2016-10-11更新 | 620次组卷 | 2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综合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单元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