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西汉某段时期丞相出身的统计图。其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选官律令儒家化的趋势B.儒学影响力在不断加强
C.儒学已成社会主流意识D.察举制已经取代世官制
2 . 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到50年代中期,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变化
A.减弱了外交意识形态因素B.改变了美国对华敌视态度
C.使冷战紧张气氛得到缓和D.导致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图1、图2分别是隋唐时期运河图与元代运河、海运图。这一变化反映了

A.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兴盛B.经济重心南移趋势不断加强
C.海上贸易取代了陆上贸易D.政治中心转移影响交通发展
2022-01-02更新 | 714次组卷 | 23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据《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聚之贫”,而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B.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C.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D.江南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2021-11-17更新 | 630次组卷 | 73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图基本呈现了近代前期中国工人数量整体变化趋势,这不能反映

近代前期中国工人数量变化趋势图
A.洋务运动的足迹B.外商企业的创办
C.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D.五四运动的影响
6 . 下图是1978年与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C.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D.城市产业结构日益完善
2022-06-09更新 | 11639次组卷 | 84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1949-1965年中国粗钢产量变化趋势图。其中,1953-1957年粗钢产量增长的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动
C.“文化大革命”的影响D.八字方针的提出和落实
8 . 历史教授章百家认为:在新中国第一阶段的外交中,关于如何处理与不同类型国家的关系,既可以看到主张和平共处的观点,也可以看到坚决同“帝、修、反”斗争的观点,其结果是,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取向日趋激进,直到70年代初发生戏剧性的转折。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国外交基本方针得以改变B.中国外交政策开始走向成熟
C.国际格局已发生了根本变化D.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已出现
2021-09-27更新 | 1138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八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元世宗初期,除了四个半固定的行省外,其余行省都是“因事而设,事毕则撤”;其长官多为一至二人兼任,且带有中书省宰执衔。至元世宗末期,固定的行省逐渐增多,并实行了群官负责制,其宰执衔也逐渐被取缔。由此可知,元代行省制度的这一变化
A.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B.保障了吏治清明和行政高效
C.体现了政治均势格局的形成D.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强化趋势
10 . 阅读下表。表中数据呈现以下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1927—1936年上海华商纱厂数及设备统计

——摘自《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
B.南京临时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南京国民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020-12-09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重点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