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周朝建立之初分封了大量的诸侯国,其中大多为姬姓王室或姬姓宗族之人所有。但到了战国时期,保存下来的姬姓诸侯国所剩无几,战国七雄中只有燕国是西周分封的姬姓诸侯国。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宗法制度的衰落B.君主集权的趋势
C.分封制度的成熟D.世袭制度的崩溃
2023-12-06更新 | 170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六县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图分别是唐朝以前中国,唐朝时期中国,北宋时期中国孔子庙空间分布格局。其变化反映出北宋时期(       
   
A.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B.南北方农业生产发展较平衡
C.政治中心南移的趋势明显D.社会基层治理逐渐走向理性
2023-07-2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塞缪尔指出:“在君主集权官僚体制中,军队是最现代和最具有内聚力的典型。君主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去加强军队,到头来变成这支军队的牺牲品。”在辛亥革命中,全国24.1万新军,其中9.5万名站到了革命一边。这反映了(     
A.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B.地方仓促行动导致了清朝灭亡
C.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D.事物变化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中
4 . 如图是战国和秦汉北部地区农牧界限分布图,该线以北是游牧区,以南是农耕区。引发农牧界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精耕细作的农业得到推广B.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C.小冰河期气温大幅度变冷D.西汉积极开拓疆域
2022-12-04更新 | 689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A.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2022-03-29更新 | 3017次组卷 | 80卷引用: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明清以前上下通行之货,未尝用银,而到明清时出现了“银与钱钞相权而行”“银钱并行”“银钱兼权”等现象。这一变化源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B.白银货币化趋势的加强
C.政府政策的推动D.新航路开辟后白银流入
2022-01-24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国君一般称为“公”或“侯”,而到战国时自称为“王”,是最高权力的代表,总揽国家的统治权。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战国时期(       
A.分封制的崩溃B.各国实力的均衡C.井田制的盛行D.儒法合流的趋势
9 .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B.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
C.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D.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2022-06-02更新 | 552次组卷 | 143卷引用:2014-2015学年河北成安一中等三校高二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据《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聚之贫”,而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B.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C.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D.江南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2021-11-17更新 | 630次组卷 | 73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深州长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