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97 道试题
1 . 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2019-01-30更新 | 6212次组卷 | 9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中学2014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2 .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2019-01-30更新 | 5278次组卷 | 116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新课标1卷精编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2019-01-30更新 | 5207次组卷 | 66卷引用:上海黄浦区2016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2019-01-30更新 | 5924次组卷 | 80卷引用:上海黄浦区2016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与无奈,隋唐时期的壁画则更多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的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B.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C.中外艺术的交融性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2023-06-07更新 | 765次组卷 | 112卷引用:2009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
2019-01-30更新 | 5855次组卷 | 98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中学2014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7 . 奕䜣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评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2019-01-30更新 | 5935次组卷 | 80卷引用:上海市11校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联考历史试卷
2014·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8 . 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
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
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
2019-01-30更新 | 5578次组卷 | 83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上海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有一学者认为,近代中国曾出现过一系列努力,旨在改造政权到某一程度,使之一方面得以顺利参加近代世界的种种活动,另一方面又无须彻底改变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和体现这些观念的制度。最能佐证该学者观点的是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2020-10-05更新 | 3289次组卷 | 33卷引用:海南省2020年高考历史试题
10 . 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氏锦”。这表明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2019-01-30更新 | 4759次组卷 | 78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质量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