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
A.倾销鸦片B.传播宗教C.输出资本D.打开市场
2021-11-22更新 | 496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增强香港、澳门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这段话强调了
A.解释了港澳的政治实体地位B.强调了和平统一的价值
C.阐明了“两种制度”的意义D.“一个中国”是高度自治的底线
2021-07-21更新 | 240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西汉到唐宋时期的人口统计数据(单位百万)。据此可知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数占全国户数比例%人口数占全国户数比例%
西汉212.1998.697.9
唐朝39243.2514.956.8
北宋1122.562.9662.437.1

A.文景之治促进了人口快速增长B.藩镇割据造成人口急剧减少
C.王朝更替导致古代人口的变动D.人口分布反映经济重心南移
2021-04-20更新 | 289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抗战时期民族工业内迁被平民教育家晏阳初比喻为“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这个评价是基于民族工业内迁(     
A.使近代民族工业布局趋向合理B.改变了西部地区工业落后的面貌
C.保存了民族工业,为抗战胜利奠定基础D.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提高国际地位
5 . 明朝中后期,福建“多植甘蔗、桑树,耗地已三分之一,烟草之植,耗地十分之六七”,粮食虽丰年也不能自给、“仰粟于外,上吴越而下广东”。这体现
A.农业生产呈现区域专业化趋势B.商品经济瓦解了小农经济
C.农村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经济重心南移地位日益凸显
2021-04-1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78年9月,安徽滁县地委干部会议上,一些公社介绍了他们试行的包产到组、以产计工、小宗作物田间管理责任到人、超产奖励的责任制以及对基层干部按工作实绩进行奖励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引起了与会干部的极大兴趣。但这些办法在当时还属“禁区”,被称为“秘密武器”,只能暗中实行。这说明了(     
A.当时“左”倾错误的影响犹存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安徽率先推行
C.改革开放的决策得到贯彻D.农村萌发了土地私有化倾向
2021-04-19更新 | 237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874年至1894年20年间,中国洋布进口值增长88.4%,洋纱进口值增长将近986.7%。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B.中国织布业有较快发展
C.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顽强抵制D.外商获得在中国设厂的特权
8 . 明朝后期,在四川,一个普通的地主就占有几十家佃户。在浙江和福建,有田的占十分之一,为人佃作食力的占十分之九。北京、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湖广等地的绝大部分的腴田,都被王公勋成和地主豪绅侵占。材料中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A.地主巧取豪夺B.阶级矛盾激化
C.政府政策失当D.封建土地私有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国媒体上的第一则征婚广告刊登在1902年6月26日的《大公报》上。引起两种相反的回应,一是在当年《中外日报》转载了这则广告,并加了一个标题《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暗示出对此的赞成之意。二是当时中国著名的女权运动领袖林宗素女士给《中外日报》写信猛烈抨击此事,站在女性的立场上,重点指出这则广告中只提对女性要求的大男子主义思想。这反映了
A.封建传统思想束缚了人们的婚恋观B.婚恋自主成为社会风尚
C.人们思想观念已发生了一定改变D.清政府倡导废除旧的婚恋习俗
10 . 唐朝后期扬州夜市不断发展繁荣,唐诗“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纭。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就描写了夜市的繁荣景象。扬州夜市的繁荣表明
A.传统城市管理制度受到挑战B.江南地区成为中国经济重心
C.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D.传统市坊制度崩溃
2021-04-19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