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三省六部制演变
(1)职责:____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____负责审核诏令;____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政务。
(2)趋势:唐太宗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三省出现了____的趋势。
2022-09-2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4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及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2 .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①社会矛盾:北魏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
②有利条件: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为北方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民族交融创造了有利条件。
③个人作用: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文化的影响
改革措施迁都洛阳,改籍贯
移风
易俗
①服饰: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
②语言: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____
③姓氏:改鲜卑姓为____
④通婚: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意义改革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2022-09-2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3 . 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统一北方
4世纪末,鲜卑____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
(2)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
①将都城从____迁到洛阳,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
②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改说____;改鲜卑姓为汉姓
③仿照魏晋以来汉族社会的____,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____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①孝文帝的改革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____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
②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____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2022-09-1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4 . 三省六部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制:尚书台改称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三省,它们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隋唐时期: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1)正式确立:___________时期。
(2)职权特点
①三省的职权________,又__________________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________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________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②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_________之职。
③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________的官员以________名号,扩大任用________的范围。
④宰相议事的地方称为政事堂,后叫________。政事堂的设立,在机构分工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__________的趋势。
(3)影响
①分工明确,提高了________;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②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2-09-1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导学案)-【轻松教,快乐学】2022-2023学年纲要上讲知识培素养同步精品
22-23高一上·全国·课前预习
5 . 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1)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和荀子孟子和荀子的学说从不同角度发挥并补充了孔子的思想,为新兴的____提供了理论基础。
(2)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庄子的思想比____更加消极保守。
(3)新出现的重要派别有墨家、法家
①墨家代表下层____利益和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②法家则适应专制集权的社会趋势,主张____,君主独裁,反映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2022-08-2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6 . 民族政权并立:①是继____之后又一个____的时期,分为三个阶段
____________的对峙,____________的并立,____的统一。②宋朝强化________统治比较稳定,____高度发展,____也取得突出成就,但____不振,与北方少数民族交战处于____。③各民族之间________联系更为持久和稳定,呈现出____的趋势。
2022-08-2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7 . 职权划分与权力运行机制
决策   审议   执行
____________
(起草诏令) (审核诏令) (负责执行)
尚书省下设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____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2022-12-2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統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8 . 明清的政治制度:中央:
(1)明朝明太祖朱元璋____,明成祖设____。还设________等加强皇权。
内阁具有票拟和批红权利:
【票拟】内阁学士将批阅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在各奏疏的对面上进呈皇帝。
【批红】皇帝用红字做批示,渐渐旁落到司礼监秉笔太监代批。
趋势:____地位逐渐上升,阁臣权力越来越大。
特征:
①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②始终非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
③编制为临时性,入阁为兼差。④皇帝制度外信任的而私自授权(相当于秘书班子)。
(2)清朝雍正帝设____标志专制____达到顶峰;____制度提高效率,保密性强,皇帝对官僚机构控制强。
2022-10-0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基与面临的挑战-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9 . 北朝
(1)北魏统一北方:4世纪末,____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____年统一北方。
(2)孝文帝改革
①内容
a.将都城从平城迁到____,改籍贯。
b.以____服饰取代鲜卑服饰。
c.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____
d.改鲜卑姓为____
e.鼓励鲜卑贵族与____通婚。
②意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


思考:结合材料,分析孝文帝汉化政策对后世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a.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
b.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c.____
(3)北魏的分裂: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____取代。上述五个王朝合称北朝。
(4)隋朝统一:北周灭掉____,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2022-09-2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10 . 两次鸦片战争
(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19世纪中期的世界
(1)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确立。
(2)经济:工业革命后,________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3)对外关系:争夺殖民地,在全球范围内侵略扩张。19世纪40年代,俄国势力侵入中国________________地区。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都把矛头指向了________
19世纪中期的中国
(1)政治:仍停留在封建社会,________统治依旧顽固。
(2)经济:自给自足的________是主要的生产方式。
(3)军事:科技落后,作战能力低下,使用的武器主要是________,远远落后于英国的热兵器。
(4)阶级:社会________矛盾激化,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综合认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鸦片战争前中英经济的比较

思考: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世界与中国的时代背景。
世界中国
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确立仍停留在封建社会,________
经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主导地位________
军事热兵器,战斗力强以冷兵器为主,战斗力差
外交殖民扩张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综合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二)两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英国妄图打开中国国门,把中国变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直接原因:________
(2)经过
________年,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懿律率军舰和士兵开进广州________,发动侵略战争。清政府组织了抵抗。
②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________》。
(3)结果:中国战败,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
①《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被迫割让________、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协定________以及开放________通商等。
②1843年,清政府又与英国签订《________》。1844年,美国、法国分别迫使清政府签订《________》《________》。通过这些条约,英、美、法三国从中国获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
(4)影响
①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长期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
②鸦片战争成为中国________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列强要进一步打开中国________
②直接原因:清政府拒绝了列强的修约要求。
③借口:“________”事件。
(2)经过
①1856年,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________》。
③大沽战后,为了报复中国,英法联军率军舰百余艘、陆军近三万人,于1860年8月占领天津。
④10月,英法联军抢劫、焚毁________后,进入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________》。
(3)结果
①中国战败,英、法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取了割地、赔款、开放________以及内河航行权等大量权益。
②鸦片以“________”名义纳税进口,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③俄国借机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并承认此前签订的《________》,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还把俄方提出的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为此后大规模侵占中国领土制造根据。
(4)影响: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________社会。
(5)两次鸦片战争开放通商口岸呈现的趋势


提示:________
以图解史:
两次鸦片战争列强侵华的史实

开眼看世界思潮
(1)概况:
代表人物林则徐________徐继畬
著作________《海国图志》________
内容西洋各国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提出了“________”的思想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

(2)影响: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开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2022-09-2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10两次鸦片战争及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