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近代中国的波谲云诡
(1)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大事年表。

   

(2)请将下列不同文献与相应的作者进行匹配(填写字母)
《四洲志》
《瀛寰志略》
《资政新篇》
《孔子改制考》
《新青年》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论持久战》
A.徐继畲B.洪仁玕C.陈独秀D.康有为E.毛泽东F.李大钊G.林则徐
(3)请将下列文献的特点填入表中空格(填写字母)
《海国图志》
《瀛寰志略》
《民报》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新青年》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A.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新文化运动主阵地
E.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F.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G.三民主义
(4)在下列条约中,大大加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______
(5)在下列条约中,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的是______
AB.C.D.
1.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3.赔偿2亿两白银;
4.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
1.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
3.协定关税;
4.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1.向各国贴款白银4.5亿两;
2.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各国可派兵驻守;
3.拆除大活和北京通海沿线的所有炮台,准许各国在此沿线的战略要地驻兵;
4.严禁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具有反帝性质的组织。
1.增开天津为商埠;
2.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3.对英、法两国贴偿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6)综合上述所有材料,近代中国社会经历了哪些重大变化?
2023-08-09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3 文化
2 . 古代史分期问题。

关于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史学界有不同看法。史学家施展在《枢纽:3000年代的中国》一书中,作了如下的分期:“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社会结构在古代曾经有过三次大的结构性变迁。分别是:一、封建社会,在周代获得完善,终结于秦政。终结此一均衡的技术进步,在于铁制农具与牛耕的使用,以及竹简的应用,伴随着这个时代的自我瓦解,精神进入到自我反思阶段,东亚轴心文明在中原大地上展开,思想自由地奔流……二、豪族社会,从汉武帝的时候开始出现,终结于唐末……三、古代平民社会,从北宋开始,终结于第二次鸦片战争。”

(1)材料里的“封建社会”,主要指西周时期____制度和____制度相互补充,所建构起的社会秩序。
(2)“伴随着这个时代的自我瓦解”,君主权力加强,同时建立起来的政治制度主要有(     )(双选)
A.封君封臣制B.郡县制C.等级君主制D.官僚制
(3)宋代社会与之前的社会相比,确实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结合所学,你认为有哪些重大变化?
(4)作者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分期标准是什么?对我们认识历史有何帮助?
(5)结合材料及所学,你如何认识历史研究中的分期?
2023-06-27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1 政治(上海专用)

3 . 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也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巩固伟大祖国的统一历史。


   
1.观察上述文物,请按照出现的时序排列__________(填写字母)
2.为进一步研究图C文物所处时代的社会情况,小黄同学收集了如下古诗。

《李波小妹欣》:“李波小妹字雍容,赛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

——《魏书李安世传》

你认为,这段材料具有怎样的证史价值?
3.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历史上通过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逐渐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请依据列表要求,将下列史事按交往方式填入表中相应空格。(填写字母)
A.出击匈奴       B.设河西四郡       C.孝文帝改革       D.开设榷场互市
E.唐蕃和亲       F.册封俺答汗       G.专设理藩院       H.尊唐太宗为“天可汗”
民族关系主要方式事件
(1)冲突战争
(2)友好往来
(3)管辖治理
(4)商贸交易
(5)改革调整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古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趋势。
简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国家治理
(1)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杰出帝王在政权建设和国家治理中作出了重要贡献。请将下列政治作为与相应的帝王匹配。(填写字母)
A.创设郡县制度   B.采取“无为而治”政策   C.统一女真,建号大金
D.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   E、遣文成公主入藏   F、设立军机处,商议军情
G、派遣郑和下西洋   H、实行推恩令   I、抗击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J、凿通京杭大运河
秦始皇:        汉高祖:        汉武帝:         隋炀帝:        宋太祖:        
唐太宗:        明成祖:        努尔哈赤:        康熙:        雍正:        
(2)任选一帝王的作为,简述其意义或影响。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中上,日本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中国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中国人民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在黄海海战中英勇抗敌的民族英雄(至少2个)。
(2)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形成了两个战场,试列举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事例(至少2例)。
(3)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6 . 比较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理解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主义的原因。
7 . 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简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组织召开的一系列会议对中国为革命的最终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这一时期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2)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及时召开了什么会议进行纠错和调整大政方针?这次会议确定了怎样的总方针?
(3)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
9 . 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2024-02-2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国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先进性和革命性,吸引了更多的先进分子,促使他们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请回答
(1)最早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是什么?
(2)1919年,李大钊撰写的哪篇文章比较全面的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广东的谁发表了《马克思主义---称科学社会主义》?
(3)1919年代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谁?与李大钊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之间,展开了一场什么论战?
(4)在法国勤工俭学,也在讨论“改造中国和世界”的方案是谁?
(5)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时候成立的?她以什么为指导思想?
2024-03-1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